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1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590956
秦晋土风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食品与生活2015年第8期
秦晋土风

     下期话题:忧郁的时候,到厨房去

    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到当地品尝特色风味,前提是不能有偏食或挑食癖,要走一路吃一路,遍尝天下风味,这才不辜负旅游的风尘仆仆和饥肠辘辘。

    这次秦晋游,一路从西安到黄陵延安,原本就打定主意,争取吃到那里最“土”的美食。

    天刚亮,我就起床逛街了。

    在酒店附近,有条街叫“洒金桥”,是回民聚居区。这条街历史悠久,形成的雏形始于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建设,该街大部分位于唐皇城内和宫城内,基本与当时含光街吻合,街两侧排列有作监、右骁卫、司农寺等中央行政机构——简直就是当年的中南海!明朝以后,这里成为回民生活区域。

    一条1 300年的老街!古风盎然。清晨,路边小吃摊就已经热气腾腾,见有挂着“饦饦馍”、“糊辣汤”的,眼睛一亮,遂坐下要老板各来一份。

    “饦”是个古字,回沪后考据该字,《辞海》上竟然没有解释。翻了《康熙字典》才找到:饦【广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音托。【玉篇】馎饦,饼属。【扬子·方言】饼谓之饦。细看饦饦,颇合古意,显然是一种未经发酵的面饼,与《康熙字典》解释相同。这种面点,至少原汁原味地从唐朝保持到今天吧,也是文物级别的地方名吃了。

    “糊辣汤”是西安著名小吃,早上穿行在西安的小巷,随处可闻到大锅散发出糊辣汤的特殊香味。

    熬糊辣汤是西安回民的绝活,必定要用好的牛肉汤。糊辣汤里面的菜很杂,几乎每一家卖糊辣汤的菜都不相同,但白菜、土豆、豆角必不可少。

    糊辣汤的另一个主角便是馍了。正宗的糊辣汤应该用半发面烙的大饼,吃时切开,论角卖,就是饦饦。这种馍不会似发面馍那般泡一会儿便松散,没有了馍味;也不会似死面馍这样不吸汤,让人仍感觉汤是汤,馍是馍。好的馍应该在掰完扔入碗中捞起后,吃起来感觉馍就如菜一样,已经是汤的一部分。

    我按照老板的指点,把饦饦撕成一块块,浸入汤内。

    糊辣汤微辣带酸,汤汁浓稠,有点像南方的羹,里面有炖烂的牛肉块、土豆、白菜和豆角,非常鲜浓可口,饦饦经汤汁浸泡变软,但咬劲仍在,好吃,而且价格便宜:饦饦0.5元,糊辣汤1.5元!为了饦饦和糊辣汤,我放弃了酒店人均50元的自助早餐!

    在西安“德发长”饺子馆品尝饺子宴时,我特意要服务员上神往已久的桂花稠酒,因为西安的许多餐馆都没有供应。这是一种最古老的酒,据说在夏朝就已经作为皇室用酒了。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酒都是低度酿制酒,中国到元朝后期、欧洲到16世纪才出现蒸馏酒,蒸馏酒都是烈酒。

    桂花稠酒是用糯米加入桂花酿制,非常浓稠,完全不像酒,有点像酸奶。桂花香浓郁,口感微酸带甜,酒精含量不超过10度,有点酒量的,喝上几大碗应该没有问题。

    一路上,槐树枝头繁花绽放,洁白如雪、幽香阵阵。想起白居易咏槐花的诗句:“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导游铁柱告诉我们,槐花可以做一道美食——槐花饭,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了,因为工序太复杂。

    在“槐花饭庄”用餐,我问服务员:“有槐花饭吗?”答曰,“有的”。随即就上了槐花饭。

    铁柱介绍道:“爬上槐树,从树枝上摘下一朵朵槐花,放清水里浸泡片刻,洗净后捞出,晾上一会儿,放入盆里,倒入面粉,缓缓搅拌拌匀,使每个花瓣都粘上薄薄的一层面粉。随后,在笼屉放一块纱布,倒入槐花,均匀地摊开,用筷子扎几个出气孔,大火蒸10分钟;把出笼的槐花放在盆里,搅散,晾凉之后,就可吃了。可配小咸菜以及酱汤。”

    槐花饭素洁淡雅,举筷品尝,细腻润口,一股特殊的清香,实乃平生未尝之美食也!

    席间,服务员上了一道菜,她一口陕北方言,听不懂,请她写在纸上,才明白叫“炒洋芋擦擦”。

    铁柱说,洋芋擦擦是陕北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是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条,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椒面、酱、醋、葱油或香油,拌匀。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我们这次品尝的就是炒的洋芋擦擦。土豆经过这样加工,既保留了土豆的软糯,又增加了面粉的咬劲,再加上众多调味品的鲜辣香浓,大家筷如雨点,顷刻而尽。

    在山西榆次常家庄园,看到小饭店门口牌子上有“靠栳栳”的菜名,十分好奇。

    到了太原,晚餐时要求服务员上“靠栳栳”,并请解释词义。服务员笑道:“靠栳栳”是用莜麦制作的山西面食,“栳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山西话叫“栳栳”“靠栳栳”这种面食形如“笆斗”,因而得名。

    靠栳栳做法很别致:将莜面加开水揉匀,做成3厘米的笆斗状圆筒,然后竖立着排放在蒸笼里,大火蒸5分钟出笼,蘸上番茄蛋、炸酱汁或小炒羊肉,美味各有千秋。莜面有个特点就是耐饥,吃一碗一整天都不觉得饿。

    铁柱详细介绍典故:“靠栳栳,需要加羊肉臊子台蘑汤,正宗的山西风味。当年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也专门品尝过靠栳栳。莜麦富含膳食纤维,可降“三高”、健脑明醒目,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靠栳栳,还有那山药蛋’,这种吕梁山区的地道风味,已有1 000多年历史。

    这次上的靠栳栳升级换代版——油炸土豆片加经过热锅快炒的莜面卷,味道非常奇特。

    我们这帮团友,个个食欲奇佳且无偏食癖,5天下来,大家对菜单上的生猛海鲜不屑一顾,找的就是当地土菜,竟然如愿以偿,幸甚! (杨周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