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摘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抗菌药物应用的过程中,有诸多环节导致它的不合理性。护士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者,在安全有效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重视用药时间的科学性,用药量的丢失,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的稳定性,两组液体之间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媒对药物的影响,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时间,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本;减少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引起的医院感染;减轻病人痛苦,减轻社会及病人的经济负担,并节约药物资源。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将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对减少医院感染控制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抗菌药物应用的过程中,有诸多环节导致它的不合理性。护士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者,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用药量;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8-01
1.用药时间的科学性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开医嘱时,只标明该药的用法用量,而具体的时间、计划靠护士根据病人的治疗情况而安排。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由于护士缺编,病人的治疗大多集中在白天完成。如每日2次,安排为9am、3pm或5pm;每日3次则是9am、3pm、和9pm,这样一来,易造成细菌耐药而引发医院感染。因此,护士在用药过程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如果联合用药,最好是两药交替安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疗程。
2.用药量的丢失
用药过程中药液丢失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且较严重,应引起广大护士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有文献报道,一次静脉滴注5g先锋霉素V,其丢失量约为0.533g,丢失量占应用量的11%[1];一次静脉滴注800万u的青霉素,丢失量为11.67% [2]。住院病人绝大多数需要静脉给药,特别是危重病人和大手术后的病人,输液量大,用药品种多,若不注意药液丢失的问题,不但会造成药物浪费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减少药液丢失,配制时尽量加大溶媒量,采用两次溶解稀释法,以降低药瓶内残存液的浓度。抽吸、推注和输入时,应尽量减少残存的液量。
3.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
护士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在执行医嘱时,提醒医生尽可能(根据病情)用药简单,合理配伍,在用药前详细了解病人的用药史,在静脉输液过程在,根据所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主动进行观察。如氨基糖甙类和内酰胺类,这两类药物混合,虽然外观没有改变,但药物效价降低或毒性增加,而影响疗效。
4.注意药物的稳定性
有些药物稀释后,不宜放置过久。如青霉素G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有效期仅2h,而且还将增加致敏物质(青霉稀酸)的含量。另外,任何稀释液放置时间过久,均会增加污染机会,影响治疗效果。注射配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
5.两组液体之间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注意两组液体在交换时滴壶中的化学反应。实践中发现,头孢菌素类与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在滴壶中相遇时将出现混浊,所以在安排输液顺序时,应注意隔开。
6.溶媒对药物的影响
临床上护士要了解溶媒的pH值和药物水溶性时的适宜pH值,以便选用最佳的溶媒,尽量保证该药的稳定性,防止药物效价的降低。常见的溶媒有葡萄糖液、葡萄糖氯化钠液、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液,它们的pH值分别为3.5~5.5、3.5~5.5、4.5~7.0、4.5~6.5。青霉素G在水溶液pH值为6.0~6.5时最稳定,应避免用葡萄糖及葡萄糖氯化钠液,而选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作溶媒为宜。头孢唑啉钠水溶性较稳定,可以选用任何溶媒。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的康复带来危害,而且加重了社会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人人皆知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控制的主要难点,以促每位护士自觉地按照以上所述科学地为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本,减少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引起的医院感染,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对减少医院感染控制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谷翠莲.关于静脉输液操作中减少药液丢失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36.
[2]孙发然,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的原因分析和方法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3., http://www.100md.com(申启兰)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将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对减少医院感染控制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抗菌药物应用的过程中,有诸多环节导致它的不合理性。护士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者,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用药量;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8-01
1.用药时间的科学性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开医嘱时,只标明该药的用法用量,而具体的时间、计划靠护士根据病人的治疗情况而安排。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由于护士缺编,病人的治疗大多集中在白天完成。如每日2次,安排为9am、3pm或5pm;每日3次则是9am、3pm、和9pm,这样一来,易造成细菌耐药而引发医院感染。因此,护士在用药过程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如果联合用药,最好是两药交替安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疗程。
2.用药量的丢失
用药过程中药液丢失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且较严重,应引起广大护士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有文献报道,一次静脉滴注5g先锋霉素V,其丢失量约为0.533g,丢失量占应用量的11%[1];一次静脉滴注800万u的青霉素,丢失量为11.67% [2]。住院病人绝大多数需要静脉给药,特别是危重病人和大手术后的病人,输液量大,用药品种多,若不注意药液丢失的问题,不但会造成药物浪费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减少药液丢失,配制时尽量加大溶媒量,采用两次溶解稀释法,以降低药瓶内残存液的浓度。抽吸、推注和输入时,应尽量减少残存的液量。
3.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
护士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在执行医嘱时,提醒医生尽可能(根据病情)用药简单,合理配伍,在用药前详细了解病人的用药史,在静脉输液过程在,根据所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主动进行观察。如氨基糖甙类和内酰胺类,这两类药物混合,虽然外观没有改变,但药物效价降低或毒性增加,而影响疗效。
4.注意药物的稳定性
有些药物稀释后,不宜放置过久。如青霉素G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有效期仅2h,而且还将增加致敏物质(青霉稀酸)的含量。另外,任何稀释液放置时间过久,均会增加污染机会,影响治疗效果。注射配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
5.两组液体之间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注意两组液体在交换时滴壶中的化学反应。实践中发现,头孢菌素类与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在滴壶中相遇时将出现混浊,所以在安排输液顺序时,应注意隔开。
6.溶媒对药物的影响
临床上护士要了解溶媒的pH值和药物水溶性时的适宜pH值,以便选用最佳的溶媒,尽量保证该药的稳定性,防止药物效价的降低。常见的溶媒有葡萄糖液、葡萄糖氯化钠液、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液,它们的pH值分别为3.5~5.5、3.5~5.5、4.5~7.0、4.5~6.5。青霉素G在水溶液pH值为6.0~6.5时最稳定,应避免用葡萄糖及葡萄糖氯化钠液,而选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作溶媒为宜。头孢唑啉钠水溶性较稳定,可以选用任何溶媒。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的康复带来危害,而且加重了社会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人人皆知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控制的主要难点,以促每位护士自觉地按照以上所述科学地为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本,减少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引起的医院感染,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对减少医院感染控制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谷翠莲.关于静脉输液操作中减少药液丢失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36.
[2]孙发然,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的原因分析和方法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3., http://www.100md.com(申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