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儿科护士安全防范意识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儿科护士安全防范的措施。方法2010年1~12月份在儿科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发现科内潜在的不安全隐患,鼓励不良事件上报,讨论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2010年度与上一年度相比,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5%上升至100%,护理差错发生率由原来的1%下降至0.01%,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由93%上升至97%。结论儿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可提高儿科护理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37-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儿科的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面对病人年纪小、合作性差、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大、用药上特殊性强这一特点,护士所面临的风险与其他成人科室相比显得尤为突出,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组就要不断地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寻求防范的措施,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儿科护士如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严重者甚至造成重大差错事故,给医院、科室和病家带来严重的损失。
, 百拇医药
因此,我科从2010年1~12月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科住院病床为58张,每年平均住院人数为3400人次左右,护理人员13名(包括护士长),年龄38岁,本科学历1名,在读本科2名,大专5名,中专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2名。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设组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1名护理知识性强、技术比较过硬的护士组成。
1.2.2 儿科不良事件分类①护理安全:患者身份识别、用药、输液、输血和标本送检等问题;②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差,技术不熟练,病人呼叫不及时到位等;③意外情况:即输液、输血反应、患者烫伤、坠床、走失、器官异物等;④护理记录:记录不全、不准确、不及时等。⑤仪器设备:功能不良及操作不熟练等。
, http://www.100md.com
1.2.3护理安全管理组任务
1.2.3.1加强培训 利用晨会及业余时间组织护理专业知识、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及各种应急事件模拟的演习,并定期进行考试和不定期抽问。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和应急能力。
1.2.3.2加强检查 不定时抽查科室护士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科内的各种仪器设备功能是否完好呈备用状态。督促护士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慎独精神。
1.2.3.3建立护理安全册 记录科内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原因、整改措施及效果;每月底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科室的记录事件进行指导和提供相应措施。护士长每月第1周的星期一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讲评,针对上月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内存在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1.2.3.4不良事件上报如果科内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同时组织科内召开科会,通过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采用鱼骨分析图记录科会的内容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将此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定性为意外、差错或事故,以作相应的处理。同时将此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院各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学习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我科自2010年1~12月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与2009年度相比,科室的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5%上升至1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由1%下降至0.01%,患者满意度由93%上升至97%。
3.小结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在不断提高护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责任感及业务技术能力,增强了护士慎独精神,完善儿科护理的内涵质量。因此,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潘韶山,孙方敏,黄始振. 现代管理学[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49., http://www.100md.com(张雄鹰)
【关键词】儿科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37-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儿科的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面对病人年纪小、合作性差、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大、用药上特殊性强这一特点,护士所面临的风险与其他成人科室相比显得尤为突出,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组就要不断地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寻求防范的措施,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儿科护士如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严重者甚至造成重大差错事故,给医院、科室和病家带来严重的损失。
, 百拇医药
因此,我科从2010年1~12月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我科住院病床为58张,每年平均住院人数为3400人次左右,护理人员13名(包括护士长),年龄38岁,本科学历1名,在读本科2名,大专5名,中专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2名。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设组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1名护理知识性强、技术比较过硬的护士组成。
1.2.2 儿科不良事件分类①护理安全:患者身份识别、用药、输液、输血和标本送检等问题;②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差,技术不熟练,病人呼叫不及时到位等;③意外情况:即输液、输血反应、患者烫伤、坠床、走失、器官异物等;④护理记录:记录不全、不准确、不及时等。⑤仪器设备:功能不良及操作不熟练等。
, http://www.100md.com
1.2.3护理安全管理组任务
1.2.3.1加强培训 利用晨会及业余时间组织护理专业知识、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及各种应急事件模拟的演习,并定期进行考试和不定期抽问。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和应急能力。
1.2.3.2加强检查 不定时抽查科室护士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科内的各种仪器设备功能是否完好呈备用状态。督促护士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慎独精神。
1.2.3.3建立护理安全册 记录科内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原因、整改措施及效果;每月底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科室的记录事件进行指导和提供相应措施。护士长每月第1周的星期一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讲评,针对上月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内存在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1.2.3.4不良事件上报如果科内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同时组织科内召开科会,通过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采用鱼骨分析图记录科会的内容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将此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定性为意外、差错或事故,以作相应的处理。同时将此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院各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学习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我科自2010年1~12月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与2009年度相比,科室的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5%上升至100%,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由1%下降至0.01%,患者满意度由93%上升至97%。
3.小结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在不断提高护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责任感及业务技术能力,增强了护士慎独精神,完善儿科护理的内涵质量。因此,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潘韶山,孙方敏,黄始振. 现代管理学[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49., http://www.100md.com(张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