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不同缺血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不同缺血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血压监测等指标分为观察组A 13例、观察组B 15例、观察组C(18例,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四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不同缺血状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相关性
【中国分类号】 R2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51-01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集中体现为对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主动脉,国内外有大量的临床试验中表明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性的独立因素。本文通过研究探讨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不同缺血状态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在58~71岁,平均年龄为61.5±2.1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血压监测等指标分为观察组A(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例、观察组B(心绞痛,AP)组15例、观察组C(高血压)组18例,分别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1],对照组(健康人群)40例,在进行冠脉造影前、一周后采取颈动脉B超检查,观察比较四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四组受检者从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麦迪逊公司生产,型号:8000EX型),选取探头频率为7.5MHZ。四组受检者均采取仰卧位,给予薄枕使其颈部放松,将头向对侧方面偏向。在检查前,先让受检者均安静休息达10~15min。然后使用探头放置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对颈总动脉(CCA)的位置进行确认定位,再沿着其走行的方向将探头逐渐朝头侧进行移动,并沿着血管的走行方向对其纵断面进行观察,仔细对管壁内膜的情况进行观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