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78863
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心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医学新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
     【摘要】目的:探讨“回忆”性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每周2次的健康教育,而“回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6周的心理干预治疗。结果:采用“回忆”干预治疗的老年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回忆”性心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晚年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心得【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59-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高血压成了当前最大的流行病[1]。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与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血压的持续性增高不但会引起患者靶器官受损,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凸显,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成了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通过降压治疗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成了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近年来,国内许多文献均不同程度的报道了关于中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研究成果,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疏导,改善老年人高血压症状的报道还较为少见,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研究通过积极有效的“回忆治疗”(也即是通过对老年患者以往美好事情的回忆,来满足老年患者目前的幸福感,从而保持老年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心理干预,对治疗和预防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的有效性,并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2年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3例,男69例,女54例,年龄为最小62岁,到最长87岁,平均年龄为72.3±2.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的基本标准,123例患者均有认识判断能力,神志清楚,无语言和听力障碍,愿意合作。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环境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主治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给予集体健康教育,个别患者心思过重,不够开朗的患者给予单独的健康教育和引导,每周进行2次,每次20-30min。所有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饮食必须注意的事项;药物治疗注意事项。62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回忆”干预治疗,按照每周1次,每次80-90min。“回忆”干预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1)由医生或专业心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单独交谈,通过交谈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心理、胜利、社会关系、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消除患者心理各项顾虑,同时介绍“回忆”治疗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同时听取患者的意见。2)将患者组织在一起,医生或专业护理工作者通过组织大家在一起听音乐、收藏品、看老照片等方式来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唤起老年患者以往的经验和个人经历,鼓励他们一起交谈。通过这种分享和交流成功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找回当初的成就和自信感,增加患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整个讨论过程,有医生或专业心理干预人员观察每位患者的情绪变化及身体状况,在谈及痛苦经历或敏感话题时可适当的对话题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整个交流过程氛围建立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3)交流急速以后,医生或此次干预人员可通过找患者谈话,了解此次聚会的建议,并及时做下记录,为下次制定谈话活动做好指导。
, 百拇医药
    1.3 评价方式。 采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差问卷(SF-36,该评价项目被国际生命质量评价测评标准,被得到普遍的认可)进行调差统计,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4个维度中涉及的36个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6周以后,对123例患者进行统一发放、填写、收回、对于一些不能填写者,调查者给予协助完成调查。根据量表的统一标准给予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其健康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来表示;计数的资料采用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进行“回忆”干预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功能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可参见表-1 所示。
, http://www.100md.com
    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干预后进行的评分比较得出: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均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血压作为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病程长、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到老年人晚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而“回忆”心理干预治疗,经过证实是一种可有效改善老年情绪、认知的治疗方法,有效帮助老年人找回往事中的自我,维持自我概念,减轻心理负性情绪,改善认知的功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表-2两组患者6周干预后的生活

    质量比较(分,X±s)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回忆”心理干预治疗,在干预6周以后,使两组间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质量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这样的集体式回忆讨论,还可有效促进成员之间的团队沟通,帮助老年患者减轻寂寞感,达到了群体治疗的良好效果,为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参考文献

    [1]王志军.柯元南,周建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lO(4):246.

    [2]李娟,范蓉儿,赵文艳.高血压病在不同人群中患病情况调查.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985., 百拇医药(王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