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78522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医学新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
     本研究显示,丹参注射剂使用广泛, ADR发生率为2.60%,前临床上反映出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血管、消化系统、皮肤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其主要的症状有腹胀、便秘、腹痛、呕吐、头晕、发热等。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丹参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具体机理可能与丹参注射剂的质量、微粒变化、患者的个体差异、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

    药品自身的因素

    丹参注射剂含有多种复杂成分,其中鞣质难以除去。酚羟基的酸性成分包括原儿茶酚酯类物, 其与鞣质成分极为相似, 生产工艺中难以去除或为完全去除, 故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大。一般认为产生过敏反应是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而具有免疫原性, 从而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腹泻原因可能与患者对血管扩张反应极为敏感有关。丹参制剂中的过敏原物质致使肠黏膜血管过度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体液大量增多而致腹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