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78492
伪膜性性肠炎40例临床误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医学新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
     治疗结果:治愈36倒,死亡4例。

    2.讨论

    伪膜性肠炎常见于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尤其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的应用。因此,详询病史一般可闻及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史,或有严重疾病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从而引起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迅速繁殖释放毒素而致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毒素,是伪膜性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外还有具肠毒作用的毒素。这些毒素可造成局部肠粘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致使组织缺血坏死,并刺激粘液分泌,与炎性细胞等形成伪膜。Price和Davies将本病的粘膜病变分为3种:①早期轻度病变:显示粘膜灶性坏死,固有层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