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89785
“永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4月11日晚,央视曝光“上海华联超市等销售染色馒头”、“随意更改生产日期”、“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将过期馒头再利用”等问题。

    您有没有想过,超市里每天都在售卖的熟食、生鲜,当天卖不完后是怎么处理的?其实最终都被我们吃了,只不过吃的地点不同,不一定只有买回家才会吃到。

    当天卖不掉的熟食、生鲜去哪了

    大多超市都有熟食摊位,人们购买熟食多半只留意过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但少有人知道过期熟食到哪儿去了,怎么处理的。

    据《重庆时报》报道,近日重庆市多位市人大代表对过期熟食的去向提出疑问,但受检的4家超市中,无一位超市负责人能够说清楚。暗访结果是:过期熟食品有的是改了日期重新上市,有的则是降价处理给小餐馆。

    “1斤卤菜,怎么样也要二三十元,只要没变味,就不可能轻易销毁。”曾在超市卤菜摊上班多年的王女士透露,每天卖剩的卤菜有数百斤,超市不可能一过期就销毁。至于这些卤菜去了哪里,王女士说,成色好的继续卖,差点的就再卤一次。实在卖不出去的,低价处理给一些专门来收的人,至于这些人拿到哪里去了,就不得而知。

    “永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无论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对于已经过期、应当销毁的食品都应制定台账。其中不仅要详细记录销毁食品的数量、批次,还要登记流向。

    据报道,许多大型超市,只要给足上架费,基本就可以上架销售,下货架的可能性很少。一些超市基本上不管产品的销量,甚至一两年才会清理一次不好卖的产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货物不好卖——退货——修改生产日期——再上架,这就给生产企业将过期产品重新用于原料再生产留下了可乘之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3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人人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