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中医证治研究进展(1)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597X(2007)12-0049-03
【摘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本文从支气管哮喘的证治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几点不足之处。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中医药疗法;综述
The bronchial tube asthma Chinese medicine card governs the research progress
XIE Jin-ping
【Abstract】the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ed the asthma to make the certain progress, displayed the very big superiorit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has governed the source and course, the cause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the bronchial tube asthma card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summarized the recent years progress situation, and proposed still remained unresolved several deficiency.
, 百拇医药
【key word】bronchial tube asthma;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Summary
支气管哮喘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哮证、肺胀、喘吼等多种病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西药治疗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效果不理想且毒副反应较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综述如下。
1 证治源流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渊远流长。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强调哮喘发作时降气宣肺平喘法治之。唐《千金方》、《外治秘要》等书记载了历代许多治疗哮喘的宝贵经验。哮喘作为病名,首见于元《丹溪心法》,叙述本证“猝恶风寒与曾伤盐酢汤水”及其反复发作的特性。明戴元礼《秘传证治要决哮喘》明确提出本证“宿根”说,谓此病“宿有此根,遇寒则发”,认识到了本病与体质因素有一定因素。清《医宗金鉴》把哮吼分寒、热、虚、实四类。
, 百拇医药
2病因病机
2.1 夙根理论:历代医家多认为痰饮伏肺为哮喘之“夙根”。石亚杰[1]等认为哮喘缓解期多以肾虚为主,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是哮喘的夙根。而邵长荣[2]认为“夙根”的存在,是与遗传因素和机体虚弱或体内某些脏腑功能缺陷有关。
2.2 风邪犯肺:哮喘多反复发作,骤然起病,传变迅速,发病前常有风邪犯肺卫之先兆症状,故提出病机与风有关;哮喘时痰阻气道,气道挛急多与风邪侵袭后产生病理结果有关。如王泽山等[3]认为哮喘有突然发作,伴有咽痒、鼻痒及皮肤瘙痒的表现,属中医“风”的现象。
2.3 肺肝相关:有医者观察哮证发作多在夜半以后,而夜半以后是丑时,按地支十二经流推论,丑时为肝气所注,肝旺而侮肺,故哮证发作,因此认为哮证发作与肝密切相关。如郑彩霞[4]认为肝、肺两脏功能失调,可出现肝郁气逆、木火刑金、风摇钟鸣、郁痰伤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4 本虚标实:张世文[5]认为哮喘在急性期的病机应为本虚标实,标实为风、痰、气、瘀,本虚为肺气阴血亏虚。王美林[6]也认为虚实并存是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一对主要矛盾,其发病寒热虚实之病机常同时存在。
2.5 病久累五脏:严文珊等[7]认为哮喘病初在肺,渐及肝脾,日久心肾受累。病症发展到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多影响到心,如肺肾俱虚,则心气、心阳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而见面色、唇色、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险症侯,此即临床所见哮喘持续状态。
3 辨证论治
研究历代文献对本病的分类,有以病性为依据者,有以病因为依据者,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辨证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3.1 八纲辨证论治:如史锁芳等[8]认为哮喘发作期从表里分类,可以抓住病机重点,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张洁承[9]认为哮喘发作期治分寒热,这是根据患者体质、感受外邪性质,并结合痰的辨证要点制订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
, http://www.100md.com
3.2 脏腑辨证论治: (1)肺脾同治:张洪春[10] 用哮喘灵(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等) 以治肺,用哮喘平(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焦三仙、甘草等) 以治脾,1天两方同用,间隔服药,意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2)肺胃同治: 周虎[11]运用和胃降逆法治疗夜间哮喘。(3)肝肺同治:王德玉等[12]对咳喘从肝论治立有五法,分别为疏肝理肺法、清肝泻肺法、通肝畅肺法、平肝降肺法及滋肝润肺法,试用于临床亦获良效。(4)肺肾同治:许德盛等[13]以补肾和清肺平喘药组成的宁喘冲剂在发作期治疗哮喘,可明显减少激素用量。(5)肺肠同治:苏惠萍等[14]结合辨证以通腑法治疗哮喘。
3.3 分期论治:这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
3.3.1 发作期
, http://www.100md.com
3.3.1.1 中药治疗:陈金广[15]用寒哮汤(细辛、冬花、紫苑、附子、白芥子、干姜、五味子、黄芪、白术、半夏、肉桂、射干、麻黄)治疗哮喘96例,总有效率97.92%。徐立然[16]用疏风祛痰、解痉平喘法以蝉贝咳喘平颗粒(蝉蜕、川贝母、地龙、石菖蒲、桑白皮、荆芥、五味子等),临床治疗6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
3.3.1.2 外治疗法: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刺激相应穴位来治疗哮喘已有悠久历史。常用的经络穴位疗法包括针灸、敷贴、穴位注射等,均有一定疗效。徐丽萍[17]贴敷治疗虚寒型哮喘156例,临床控制80 例,显效42 例,好转29 例,无效3例,中止2 例,总有效率96.8 %。杜兵宾等[18]采用针刺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定喘等穴,针后用中药(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共研细末)姜汁调膏,外敷穴位,胶布固定,初、中、末伏各1次,连用3年,总有效率为96.5%。
, 百拇医药
3.3.2 缓解期:古人云:“内科不治喘”,并不是“喘证”不可以治愈,而是指哮喘难以根治。因此,近年来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加强哮喘缓解期的治疗,能巩固治疗效果和控制复发。治疗以扶正培元治本为法,临证根据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或益肺,或健脾,或补肾,或相合论治。如王翠其[19]认为哮喘反复发作,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故在缓解期应培补正气,从本调治,方用补肾防哮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白术、黄芪、当归、五味子、附子、半夏、胆南星等),临床治疗36例缓解期患者,总有效率为94%;胡晓锋等[20]认为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是病之本,因此在哮喘缓解期立补肺肾之法,方用石英参芪汤(紫石英、鹅管石、沙参、炙黄芪、炙紫菀、炙款冬花、熟地黄、肉苁蓉、陈皮,炙甘草)加减治疗62例缓解期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7.1%。, 百拇医药(谢金萍)
【文章编号】: 1004-597X(2007)12-0049-03
【摘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哮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本文从支气管哮喘的证治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几点不足之处。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中医药疗法;综述
The bronchial tube asthma Chinese medicine card governs the research progress
XIE Jin-ping
【Abstract】the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ed the asthma to make the certain progress, displayed the very big superiorit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has governed the source and course, the cause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the bronchial tube asthma card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summarized the recent years progress situation, and proposed still remained unresolved several deficiency.
, 百拇医药
【key word】bronchial tube asthma;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Summary
支气管哮喘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哮证、肺胀、喘吼等多种病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西药治疗主要以抗炎解痉为主,效果不理想且毒副反应较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综述如下。
1 证治源流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渊远流长。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强调哮喘发作时降气宣肺平喘法治之。唐《千金方》、《外治秘要》等书记载了历代许多治疗哮喘的宝贵经验。哮喘作为病名,首见于元《丹溪心法》,叙述本证“猝恶风寒与曾伤盐酢汤水”及其反复发作的特性。明戴元礼《秘传证治要决哮喘》明确提出本证“宿根”说,谓此病“宿有此根,遇寒则发”,认识到了本病与体质因素有一定因素。清《医宗金鉴》把哮吼分寒、热、虚、实四类。
, 百拇医药
2病因病机
2.1 夙根理论:历代医家多认为痰饮伏肺为哮喘之“夙根”。石亚杰[1]等认为哮喘缓解期多以肾虚为主,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是哮喘的夙根。而邵长荣[2]认为“夙根”的存在,是与遗传因素和机体虚弱或体内某些脏腑功能缺陷有关。
2.2 风邪犯肺:哮喘多反复发作,骤然起病,传变迅速,发病前常有风邪犯肺卫之先兆症状,故提出病机与风有关;哮喘时痰阻气道,气道挛急多与风邪侵袭后产生病理结果有关。如王泽山等[3]认为哮喘有突然发作,伴有咽痒、鼻痒及皮肤瘙痒的表现,属中医“风”的现象。
2.3 肺肝相关:有医者观察哮证发作多在夜半以后,而夜半以后是丑时,按地支十二经流推论,丑时为肝气所注,肝旺而侮肺,故哮证发作,因此认为哮证发作与肝密切相关。如郑彩霞[4]认为肝、肺两脏功能失调,可出现肝郁气逆、木火刑金、风摇钟鸣、郁痰伤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4 本虚标实:张世文[5]认为哮喘在急性期的病机应为本虚标实,标实为风、痰、气、瘀,本虚为肺气阴血亏虚。王美林[6]也认为虚实并存是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一对主要矛盾,其发病寒热虚实之病机常同时存在。
2.5 病久累五脏:严文珊等[7]认为哮喘病初在肺,渐及肝脾,日久心肾受累。病症发展到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多影响到心,如肺肾俱虚,则心气、心阳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而见面色、唇色、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险症侯,此即临床所见哮喘持续状态。
3 辨证论治
研究历代文献对本病的分类,有以病性为依据者,有以病因为依据者,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辨证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3.1 八纲辨证论治:如史锁芳等[8]认为哮喘发作期从表里分类,可以抓住病机重点,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张洁承[9]认为哮喘发作期治分寒热,这是根据患者体质、感受外邪性质,并结合痰的辨证要点制订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
, http://www.100md.com
3.2 脏腑辨证论治: (1)肺脾同治:张洪春[10] 用哮喘灵(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等) 以治肺,用哮喘平(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焦三仙、甘草等) 以治脾,1天两方同用,间隔服药,意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2)肺胃同治: 周虎[11]运用和胃降逆法治疗夜间哮喘。(3)肝肺同治:王德玉等[12]对咳喘从肝论治立有五法,分别为疏肝理肺法、清肝泻肺法、通肝畅肺法、平肝降肺法及滋肝润肺法,试用于临床亦获良效。(4)肺肾同治:许德盛等[13]以补肾和清肺平喘药组成的宁喘冲剂在发作期治疗哮喘,可明显减少激素用量。(5)肺肠同治:苏惠萍等[14]结合辨证以通腑法治疗哮喘。
3.3 分期论治:这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
3.3.1 发作期
, http://www.100md.com
3.3.1.1 中药治疗:陈金广[15]用寒哮汤(细辛、冬花、紫苑、附子、白芥子、干姜、五味子、黄芪、白术、半夏、肉桂、射干、麻黄)治疗哮喘96例,总有效率97.92%。徐立然[16]用疏风祛痰、解痉平喘法以蝉贝咳喘平颗粒(蝉蜕、川贝母、地龙、石菖蒲、桑白皮、荆芥、五味子等),临床治疗6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
3.3.1.2 外治疗法: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刺激相应穴位来治疗哮喘已有悠久历史。常用的经络穴位疗法包括针灸、敷贴、穴位注射等,均有一定疗效。徐丽萍[17]贴敷治疗虚寒型哮喘156例,临床控制80 例,显效42 例,好转29 例,无效3例,中止2 例,总有效率96.8 %。杜兵宾等[18]采用针刺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定喘等穴,针后用中药(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丁香、肉桂,共研细末)姜汁调膏,外敷穴位,胶布固定,初、中、末伏各1次,连用3年,总有效率为96.5%。
, 百拇医药
3.3.2 缓解期:古人云:“内科不治喘”,并不是“喘证”不可以治愈,而是指哮喘难以根治。因此,近年来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加强哮喘缓解期的治疗,能巩固治疗效果和控制复发。治疗以扶正培元治本为法,临证根据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或益肺,或健脾,或补肾,或相合论治。如王翠其[19]认为哮喘反复发作,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故在缓解期应培补正气,从本调治,方用补肾防哮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白术、黄芪、当归、五味子、附子、半夏、胆南星等),临床治疗36例缓解期患者,总有效率为94%;胡晓锋等[20]认为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是病之本,因此在哮喘缓解期立补肺肾之法,方用石英参芪汤(紫石英、鹅管石、沙参、炙黄芪、炙紫菀、炙款冬花、熟地黄、肉苁蓉、陈皮,炙甘草)加减治疗62例缓解期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7.1%。, 百拇医药(谢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