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预防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 探讨蚓激酶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发病3-6月后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A)75mg,qd口服组和蚓激酶(LUM)胶囊60万u,tid口服组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复发率和副作用等。 结果 服阿司匹林和蚓激酶6月后血液流变学检测如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的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减少,两组间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LUM月累积复发率6.24%,而ASA组月累积复发率6.06%,治疗前后两组的复发率接近。结论 蚓激酶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关键字:蚓激酶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预防 复发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77-03
, 百拇医药
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粘度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因此降低血粘度对于预防脑梗死复发是十分重要的。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药物,可以较为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蚓激酶(LUM)是由新鲜蚯蚓体内提取,纯化而成的蛋白酶制剂,具有抗血栓形成、体外溶栓和抑制凝血的作用。我们使用蚓激酶预防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患者再次复发脑梗死,并与阿司匹林(ASA)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2005-2006年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梗死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2±8.7岁。入选前3-6个月内发生脑梗死,入选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并具有影像学诊断依据。排除有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资料见表1。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蚓激酶组给蚓激酶胶囊60万u,tid,口服。阿司匹林组给肠溶阿司匹林75mg,qd口服。治疗期间不再给予其它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1.3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每2周随访1次,询问临床症状,记录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开始和第6个月时做血液流变学检测如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给予药物治疗。
1.4 脑梗死复发判断标准
符合下列3项条件中任何2项者即作为脑梗死复发患者统计:近期再次出现初发脑梗死症状或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诊断有新的缺血病灶、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程度近期突然加重。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如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临床观察的结果
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积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而在给予蚓激酶和阿司匹林治疗6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减少,但是LUM组和ASA组间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
治疗前后评分差值除以治疗前的评分、结果乘以100%,将疗效分为:基本痊愈减分率≥91%;显著进步:46%≤减分率<91%;进步:18%≤减分率<46%;无变化:减分率<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治疗前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接近。
, http://www.100md.com
2.3 治疗后6个月内,LUM组复发9次,24人月累积复发率6.24%;而ASA组复发8次,22人月累积复发率6.06%。治疗前后两组的复发率接近。
2.4 副作用:LUM组有4例患者服药2-4周时有恶心感,不影响继续治疗,1例有手部皮疹,停药2天后消失,再服药未出现皮疹。ASA组有1例在治疗后4月时发生消化道出血,停药后恢复。
3 讨论
脑梗死以6年计,第一年复发率达32%,以后每5年依次为24%、15%、9%、13%和7%,以第一年预防最重要。在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均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特别是与全血粘度和/或血浆粘度有关。阿司匹林被认为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较为有效的药物,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特别是剂量一直有较大的争议。如有的研究,阿司匹林用于二级预防,30mg/d和283mg/d的效果无差异;另一个研究300mg/d和1300mg/d的效果也无差异;还有的研究认为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没有效果[2]。
, http://www.100md.com
蚓激酶属于一种具有纤溶活力的丝氨酸蛋白酶,与纤维蛋白原选择性 结合,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产生可溶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即溶酶作用;同时可通过促进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激活纤溶系统,增强内源性纤溶活力,即激酶作用;这样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3-5]。而且蚓激酶不影响机体正常的凝血功能,可明显减少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全血粘度主要受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性的影响,蚓激酶对于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的改善,证实了蚓激酶降低了红细胞刚性及聚集率,减少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6,7] 。蚓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含量,从而降低血浆粘度和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聚集功能,对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也就是说蚓激酶在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上有治疗作用,也有预防作用。
本组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患者,经阿司匹林或蚓激酶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均有明显的改善,而且两组无明显 的差异;月累积复发率也接近。说明蚓激酶预防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复发可以取得与阿司匹林同样效果,且同样安全。
, 百拇医药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从而抑制PAG,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复发有预防作用;但是阿司匹林随治疗时间延长而PAG抑制能力降低。潘殿卿等将小剂量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1],在随访中,阿司匹林和蚓激酶联合应用脑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7%,较常规治疗降低18.4%,而脑出血的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蚓激酶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自觉症状,对脑梗死复发有预防作用,改善脑梗死患者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研究的建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57
[2] Natan M,Vadim G,Boris DA,et al. Faulure of Aspirin Treatment After Stroke[J],1994,25:275-277.
, 百拇医药
[3] 彭先风,杨继虞,陶建宁,等.赤子爱胜蚓五种纤溶酶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对纤维蛋白酶原的初步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1):16-18.
[4] Ryu GH,Park S,Han DK,et al.antithrombogenicity of lumbrokinase –immobilized polyurethane[J].J Biomed Mater Res,1994,28:1069-1077.
[5] 范乔,郝荣乔,吴岑,等.粉正蚓纤溶酶Ⅲ-1在肠内吸收的部分性质[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2001,1526:286-292.
[6] 崔志杰,金莉蓉,汪昕等.蚓激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1,5:
[7] 王荫华,赵玉宾,陈清棠.激酶治疗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Ⅱ期临床实验[J].国临床药理杂志,1997,13(2)65-70
[8] 潘殿卿,李志梅,何新霞等.血栓前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2)., http://www.100md.com(奉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