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38956
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刘冯 肖丁华 莫东华 文飞球
第1页

    参见附件(2534KB,3页)。

     不良反应:一般症状包括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无力、心悸等可耐受的非特异性症状。类固醇糖尿病:血糖超过普通糖尿病诊断标准,肝功能损害以ALT,AST超过正常范围为准。肾功能损害即以血肌酐、血尿素氮超过正常范围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缓解期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及log-rank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及分析

    2.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

    Figure1.血小板 count on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组别例数血小板计数(×109/L)

    治疗前治疗4周后

    观察组1074.50±15.8972.60±16.95

    对照组1072.50±16.3774.50±17.39

    t值0.2770.247

    P0.7850.807

    2.2两组治疗4周后远期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缓解期即生存时间(月数),并行生存分析(见图1)。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观察组的平均缓解期9.600月和半数缓解期7月;对照组的平均缓解期4.600月和半数缓解期4月,两组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2,P=0.043)

    图1两组患者缓解期生存曲线比较

    Table1. Survival curves on remission time in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2.3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行 2检验(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副反应在一般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心悸及肝肾功能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side-effect rate on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组别例数类固醇性糖尿病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观察组10(4/10)(5/10)(4/10)

    对照组10(3/10)(3/10)(3/10)

    P>0.05>0.05>0.05

    3 讨论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TP发生机制与体液免疫有关,机体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PAIgA、PAIgM),抗体致敏的血小板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迅速清除而发病。另有学者认为其与细胞免疫也有密切的关系,发现其T4细胞水平下降,但其中T辅助细胞功能由于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增加而增加,以及T8细胞水平虽升高,T抑制细胞功能却降低,从而导致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大量抗体,另外,T8细胞增加可使细胞毒T细胞增多,参与血小板的破坏。可见,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之间的异常的相互作用对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ITP的常规治疗有激素,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但慢性难治性ITP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例如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长春碱类药物等。

    咖啡酸又名3-(3,4-二羟基)-丙烯酸,属于酚酸类化合物【4】,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天然的安全的自由基淬灭剂【5-6】。研究表明,咖啡酸片具有刺激巨核细胞成熟,增加巨核细胞总数,促进粒细胞增殖、分化、成熟、释放,而具有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7】;同时通过收缩增固微血管,提高凝血因子的止血功能,具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止血时间的作用【8】。本次研究以泼尼松、硫唑嘌呤治疗作为对照,观察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对慢性难治性ITP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本组病例探讨近期疗效,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74.50±15.89)×109/L和(72.50±16.37)×109/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72.60±16.95)×109/L和(74.50±17.39)×109/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咖啡酸片未能明显提高慢性难治性ITP的近期疗效。本组病例探讨远期疗效,观察组的平均缓解期9.600月和半数缓解期7月,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平均缓解期4.600月和半数缓解期4月,两组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2,P=0.043),可见咖啡酸片明显提高慢性难治性ITP的远期疗效。结合ITP发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制,探其治疗ITP的机制可能是咖啡酸片使T淋巴细胞亚群中T3、T4显著增高,T8相对减少,T4/T8的比值升高,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慢性难治性ITP的远期疗效,但是,咖啡酸片未能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功能而未能明显提高近期疗效,。

    泼尼松和硫唑嘌呤的长期应用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主要有类固醇性糖尿病、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两组的各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长期应用咖啡酸片不增加主要副作用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泼尼松、硫唑嘌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ITP缓解期长、改善预后,普通患者家庭经济可以承受。在慢性难治性ITP的治疗中,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措施来予以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