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摘要: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为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性质、部位归属于中医“胃脘痛”、“吐酸”、“嘈杂”之范畴,由于溃疡形成原因复杂,复发因素较多,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其近况综述如下。关键词:中医药 消化性溃疡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16-0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长, 愈后易复发, 近年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根据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多种原因可导致本病,常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等相关。
1.1 饮食所致
饥饱失常,脾胃受损,气机不畅;或恣食辛辣肥甘之品。喜酒嗜烟,湿热内生,中焦气机受阻;或贪食生冷,损伤中阳,气血运行涩滞,不通则痛。
1.2 情志内伤
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可致胃痛;另外,气郁久而化热,肝胃郁热,热灼而痛;气滞则血行不畅,胃络不通,瘀血内停亦可为痛。
1.3 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所伤,或久病累及,或失治误治皆可损伤脾胃,中阳不足则虚寒内生,温养失职;胃阴不足则濡养不能,皆不荣而痛。
本病多因虚而致病,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多因饮食、情志、寒邪等诱发。初起在气,多为气滞;久病入血,可兼见血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其发病基础,郁热内蒸,迫血妄行,或中阳虚弱,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