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8647
62例极低体重儿营养管理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1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50-02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我科治疗62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营养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000~1499g之间者[1]。本文62 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7 例;入院时情况:日龄0.5~6h,胎龄29~34 周,出生体重1050~1450g。单纯早产33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频发呼吸暂停6 例, 消化道出血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 例,新生儿窒息3 例,新生儿硬肺症1例。

    1.2 方法
, http://www.100md.com
    药品的选择:静脉营养中选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山东齐都药业),20%脂肪乳剂(力邦英特,西安立邦制药),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1(成都天台山制药),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山东罗欣药业)。根据病情需要: ①需禁食或经口喂养耐受差者采用经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TPN),病情好转后改为部分胃肠外营养(PPN);②对经口喂养耐受较好者采用微量稀释奶喂养并加PPN。营养液经周围静脉输入。TPN 开始时间为入院第2天。具体方法:(1)总液体量60ml/kg•d开始递加,增加5~15ml/kg•d,机械通气者相应减少10ml/kg•d,置于开放式暖台或光疗者增加20ml/kg•d,置闭式暖箱者则减少10ml/kg•d;(2)热卡供给从50~130kcal/kg•d 开始,经口喂养从糖水到稀释早产奶到早产奶过渡,随经口喂养奶量增加,静脉营养液量逐渐减少,当奶量达140ml/kg.d 时,静脉营养即可停止。(3)氨基酸剂量从0.5g/kg•d 开始, 每日递增0.5~1g/kg,最大量3.0g/kg•d;(4)脂肪乳生后24小时先从0.5g/kg•d 开始,每日递增0.5g/kg•d, 最大量达3.0g/kg•d;(5)糖浓度<12.5%,糖速从4~6mg/kg•min开始,根据监测血糖逐渐递加糖速;(6)电解质:生后第2d 补钙、补钠,第5d 开始补钾,注意电解质平衡;(7)水维他、脂维他适量;(8)严格无菌操作,营养液现配现用,全天量一次性配完, 无菌冷藏于冰箱内,存放时间不超过24h。营养液配制:采用“全合一”[2]配制方法,经周围静脉在20~24h 内均匀微量泵输入。每天称量体重、计算热卡、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TPN 疗程

    应用时间最短6d,最长28d,平均(11.56±3.69)d。

    2.2 应用TPN 期间体重增加情况

    62例均有不同程度体重增加,生后1 周无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7~14d 每日增重20~36g,平均增重(27.44±5.35)g。

    2.3 应用TPN 期间实验室检查情况

    62例TPN 期间血清电解质、血脂、肾功能,血小板均维持正常范围。12例合并高胆红素血症,4例血糖偏高,3例出现血小板减低,6例继发感染,22例出现贫血,6例经过输血治疗。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极低体重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出生时即先天的缺陷,体重低下,生活能力低下,全面有效的营养可以提高极低体重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由于极低体重儿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善,经胃肠喂养无法完全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长需求,因此只有使用静脉营养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3]。应用TPN 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4]。本组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符合TPN 或PPN 治疗条件,经TPN 或PPN治疗,62 例体重均增至1800g 以上后出院。“全合一”营养液配制应用于临床,62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明显增加,无治疗不良反应。微量喂养有利于促进促进胃肠道动力的成熟和完善,既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又避免长时间静脉营养引发的并发症。微量喂养期间, 未发现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总之,经周围静脉TPN/PPN 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巍,童笑梅,王丹华.早产儿医学[M],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

    [2] 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等.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851.

    [3] 徐景蓁.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常规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 (1):51.

    [4] 赵志斌,林希平.全胃肠道外营养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80., 百拇医药(刘绍先 王宝平 梁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