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67060
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朱晓云 许春艳 余家秀
第1页

    参见附件(1357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随机发放压力源量表对我院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理工作对象特殊性、繁重而快节奏的工作属性及岗位风险大、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有关。结论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许多压力源,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排班,定期轮换,减轻工作中的疲劳感,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92-02

    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1]。儿科护士与其他的护理群体相比,环境噪声大,工作任务重,遭受心理暴力的机会较多等,都是工作压力的来源。心理暴力是指故意用力反对他人或集体,而导致对身体、精神、脑力、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口头的辱骂、威胁、恐吓和攻击[2]。如何加强儿科护士的应对方式和自我心理调节,我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对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起到了明显的降低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曾经在儿科工作的25名护士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岁,在儿科工作时间0.5~40年,平均6年。文化程度:本科3人,占12%;大专20人,占80%;中专2人,占8%。职称:主管护士5人,占20%;护师15人,占60%;护士5人,占20%。

    1.2 方法

    1.2.1 儿科护士压力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提问,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完成。

    1.2.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3]共20个评定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各项目正反向累计分即为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分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分。

    2结果

    2.1 儿科护士压力源(表1)

    表1儿科护士压力来源

    压力源例数百分比(%)

    患儿家长要求过高2392

    工作量太大,担心差错事故2080

    急救技能缺乏,风险大1976

    护患冲突1872

    领导理解与支持不够1664

    待遇、地位低1560

    工作环境差,噪声大1560

    晋升、深造机会少1040

    其他(生活事件)832

    2.2 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儿科护士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上升,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下降。见表2。

    表2心理干预前后儿科护士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比较

    时间应对方式均分转换得分最小值最大值

    干预前PC42.811.592860

    NC18.721.10837

    干预后PC62.972.335276

    NC13.090.77326

    3讨论

    影响儿科护士压力的因素分析:

    3.1 家长要求高,沟通难度大

    小儿患病住院对患儿家属本身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其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儿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伤害,有些行为也干扰了护理工作的同时给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为家长的要求过高和不良的情绪导致心理压力者占92%,为压力源的首位。

    3.2 工作量大而繁琐,任务重

    儿科的工作环境差,噪声大,异味大,床位周转快,临床上常可见到重名重姓的情况,安全隐患多。增加了职业心理压力和紧张感[4]。

    3.3 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动辄投诉或起诉,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与心理压力。本组资料显示,因护患冲突,维权过度,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导致心理压力占72%。

    3.4 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

    护士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职业,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日夜倒班的工作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易产生躯体倦怠症状。

    3.5心理失衡和经济压力

    临床护士与医生相比在职称晋升、劳动报酬上与实际工作量等不成比例,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给许多护士带来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失衡,工作缺乏动力,易产生抑郁症状。

    4对策

    4.1 加大管理者的支持力度,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国外研究显示,护士需要更多的来自组织及同行的支持[5]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护士的心理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作为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重视护士在工作中应有的人格权利。同时护士长对护士的成绩和进步应给予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护士在晋升职称外出学习等方面给予优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2 更新观念,满足患者需求

    护士应更新观念,做好护患沟通,换位思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

    4.3 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长应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4.4 建立同事支持系统

    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排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