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65848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小儿血尿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贾桂芹 吕文涛
第1页

    参见附件(784KB,1页)。

     患儿男性,4岁,体重18公斤,发热咽痛3天恶心未吐,阳性体征有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Ⅲ。肿大,其上有浅黄色脓苔。颌下可触及两个豌豆大小的淋巴结,表面光滑有触痛。学分析:白细胞13.8×109/L,淋巴22%,中性73%,单核5%,尿常规及便常规均未见异常。患儿在家口服头孢氨苄片0.1g,双黄连口服液5ml,每日3次共3天,病情无好转,来我院给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0.65g,一日2次静点,辅以口服维生素C0.05g一日3次口服。2天后热退,咽痛明显减轻,用药第4天时,出现肉眼血尿,立即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点。同时急查尿常规,除红细胞满视野外,其余各项均正常。查双肾B超无异常改变。因扁桃体仍有炎症给口服博美欣(青霉素类)穿心莲内酯片。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观察尿常规如下表:

    尿常规变化表

    停药天数(天)123456714284260

    尿分析RBC/HP13-198-125-93-50-30-2-----

    从上表及用药过程分析:该患儿血尿是由于静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的。

    分析:头孢哌酮为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钠可增强头孢哌酮抗拒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能力,起到对头孢哌酮明显的增效作用。本品能较好的分布到各组织和体液。主要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胆囊炎等。主要在肝脏代谢,有84%的舒巴坦和25%的头孢哌酮经肾脏排出。一般而言,患者对本药耐受性好,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偶见粒细胞减少、血尿很少见。我院儿科用该药2000余例出现血尿1例,且停药后4天血尿消失,不伴有腹痛、腰痛等不适症状和体征,随诊2个月均未发现异常。此案例提醒我们医务工作者在用药时,尤其是在用抗生素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其疗效又要考虑副作用,既要考虑适应症又要考虑个体差异的不同。尤其对12岁以内的小儿,有些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耐性差,正常剂量可能引起中毒。所以,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8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