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195876
老年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 2012年第1期
     摘要:老年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有时会出现各种病情变化,本文通过护理风险因素研究,提出采取转运方法中加强护士的服务意识,转变理念,规范患者转运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安全,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责任心,加强沟通能降低老年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风险。

    关键词:老年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11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导致老年人群疾病往往具有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1],这使得老年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急诊老年患者较为常见,院内转运,现将老年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 年10 月—2011年3月这一年半来,对收治的急诊老年患者195 例,年龄60~90(78±8)岁。其中男性患者占73%。心血管疾病108 例,单纯高血压发作40 例,脑血管疾病24 例,急性胃肠炎13 例,外伤10 例。合并肺部感染47 例。其中,单系统疾病24 例,2系统疾病16 例,3系统疾病25 例,多系统疾病(>3 个)113 例。随年龄增长,多系统疾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其中有5例在院内转运的途中病情加重,1例于入院后6小时内死亡。

    2 转运方法

    2.1 认真评估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运前不测生命体征;未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患者、药物、仪器等);静脉输液护理不到位;氧气供给不足;运送方式不当等。

    2.2 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

    2.2.1 患者准备:转运前主管医生和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SpO2等,并评估和了解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讲清利弊,并签署转运知情同意书。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者的配合;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2.2 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休克患者建立2~3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好选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敷贴上注明穿刺时间,途中如果输液不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因此,应尽量避免普通静脉针输液;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是否通畅,必要时可加固原有固定,以保持管道位置正确、通畅,防止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各种引流管、胃管、尿管衔接处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叠、受压;烦躁患者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2.2.3 护送途中保持患者安全合适的体位:应用铲式担架搬运,有条件者整床转移,转运床备有床栏,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滑脱,甚至加重病情⋯。过床、推车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上下坡时保护头高位。

    2.2.4 转运途中药物: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备好气管插管盒,相应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可拉明、洛贝林、利多卡因等,以便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给药抢救治疗⋯。

    2.2.5 保证氧气供给: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不同程度的供氧,因此,一般缺氧者转运途中可用氧气袋,用时轻压氧气袋,以保证氧气一定的流量。对于严重缺氧者,可携带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气囊,必要时用小氧气筒供氧,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2.2.6 接收科室准备:急诊科在转运危重者前应与相关科室及有关部门联系好.电话通知,认真交待患者病情,使接收科室迅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因工作不协调延长患者等待的时间而加重病情。

    2.2.7 转运人员要求:负责转运患者的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能力,并且有独立的工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并做好各种应急抢救准备,避免盲目转运。

    3 风险因素

    虽然院内转运患者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隐患,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转运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病死率的危险[2]。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3.1未正确把握转运指征,盲目转运或不合适宜的转运都会造成转运失败。本组发生3例心跳呼吸骤停,其中2例在院前急救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经心肺复苏,生命体征基本恢复,而在转运过程中再次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3.2环境限制病情观察和处理。转运中颠簸、搬动的客观环境,不便于病情的观察,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和烦躁程度,患者躁动和体位改变会导致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移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颠簸震动的环境还会使仪器的抗干扰能力下降,产生干扰,影响护士对病情的判断。

    3.3转运过程缺乏人性化设计。患者在转运时等待、转运路线拥堵、运送路线重复、无障碍设施少和相关科室配合不够等情况,都延长了转运时间,使患者处于暴露环境中时间延长。

    3.4转运前准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缺失,都会影响转运效率,甚至决定转运的成败。本组转运患者中药物准备不充分11例,仪器不到位4例。

    4 原因分析

    4.1对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认识不够,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同时合并多种疾病,所以老年患者的疾病往往具有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疾病特点。

    4.2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医护人员在转运患者前未与接受部门联系,导致接收部门未及时做好准备。本资料中,有4例患者因未准确估算好时间,以致患者在CT室外等候15 min:有2例由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患者由于转运前未通知相关科室作好接收准备,患者送到病区后.病区护士才开始准备床单及抢救物品。

    4.3护送人员经验不足 急诊室是各危重患者集中的场所,病情复杂,变化快,而我院急诊室护理队伍中护龄1—3年者占多数。由于她们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弱,缺乏评判性思维和预见性护理。本资料中由于搬运不当、患者躁动、输液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4例患者因静脉回血而造成输液针头堵塞;5例冈输液穿刺针固定不妥而致液体外渗;3例因输液连接不牢固而脱开,导致静脉血外流;3例由于液体量估计不足致使输液中断。

    4.4没掌握好转运的时机 转运前对患者的转运承受能力及发生意外的评估不充分,异常化验结果未得到重视等.病情尚未稳定就进行转运,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如l例急性心力衰竭病情尚未稳定的患者,值班医生急于把患者送入病房.匆忙中导致途中发生了意外。

    4.5缺乏转运专用抢救设备 由于条件的限制,危重患者在转运的途中缺少抢救设备(吸引装置、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给途中的急救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需携氧转运的患者都使用氧气枕供氧,氧流量调节不够准确;部分躁动患者氧气管极易脱落,导致患者供氧中断;由于在CT、放射线科室摄片过程中,患者一般由家属照看缺少护理人员的严密监护,对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处理等。本资料中l例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在搬运过程中动作不协调,致使在将患者搬到床上时负责挤压呼吸囊的护士未能及时到佗而致气管插管脱出。

    4.6运送方式不当 l例心肌梗死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由于年轻护士经验不足。过平车时让患者自己用力移到平车上.导致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四肢骨折的患者未经妥善固定,造成移位;护送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造成途中管道松脱或被拔除等。

    5 防护措施

    5.1加强护士的服务意识,转变理念: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全程优质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普及法律意识,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护理服务。

    5.2规范患者转运制度:制定转运患者管理制度,转运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认真详细填写转科患者护理记录单,提前通知科室。转运过程中,护士守候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不平稳时,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到接收科室后,做好患者的详细交接班,同时将转科护理记录单交接收科室护士签字并随同病历保管。

    5.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填写各种护理记录单,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

    5.4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安全:对抢救药品和仪器合理摆放,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要求每班清点,做好记录,随用随补,并消毒保养,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周消毒、保养、调试1次,出现问题及时送检。

    5.5加强业务培训:要求急诊科的护士认真学习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疾病特点,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把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利用晨间提问、小讲课、护理查房等形式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5.6加强责任心:老年人有其特殊性,病人的病理状态与生理状态较为接近,因此要求负责转运患者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转运途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处理。

    5.7加强沟通:密切与各科室、各部门协调沟通,保证及时检查与治疗。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

    参考文献:

    [1] 王卫群,周玲,闭秀英,等.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特点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34~35.

    [2] Day MW.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The Northwest Med Star expefienee.Crit Care Nuts Clin North Am,2005,17(2):183~190., 百拇医药(李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