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的降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方法: 将58例门诊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次,1次/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心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 结论: 替米沙坦不但可以降压,还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
关键词: 替米沙坦;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81-03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替米沙坦是ARB中的强效和特异性较高的一种,它可选择性地、难以逆转地阻滞AT—Ⅱ受体,而对其他受体系统基本无影响。近年来Julius等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ARB可发挥降压及降压外的作用,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脏功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一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患者,旨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观察其对LVH的逆转作用。
1对象与方法
本资料选自我院2008年月6月一2011年6月就诊于内科门诊的患者。人选标准:①按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标准,符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58名患者,即95mmHg≤坐位基础舒张压(DBP)<110mmHg且坐位基础收缩压(SBP)<180mmHg者。②经超声检查均合并不同程度的LVH。③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33~82岁,平均(53.2±63)岁(其中男38例,女20例)。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
1.2.2研究步骤①筛选期: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检和病史回顾,进行心电图、实验室检查。②药物洗脱期:所有入选者停用原用的降压药物和本试验中不允许使用的其他药物共2周。期末再评估是否符合入选标准。③符合入选标准58例患者根据血压情况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天)和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次,1次/天),2组年龄、血压、病程、心率、血糖水平均有可比性,如无异常情况发生,持续应用24周。所有患者应尽可能在每日同一时间服用试验药物。④治疗期间每间隔14天随访l次,发放试验药物,调整试验药物剂量,进行血压和心率测定、体检。24周治疗后再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记录用药依从性和所有发生的不良事件。⑤58名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收缩压(SBP)、舒张压(DSP)测量,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GE—VIVID 7,探头频率2.0~4.0MHz,USA)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按Devereux_3 0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
1.2.3血压测量方法由同一位研究者负责测量,使用同一水银柱血压计及同一袖带,统一采用有2mmHg标度的水银柱血压计,舒张压以柯氏V(消失音)作为测量标准。随访日测血压前不服药,静坐5min后测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血压每次至少3遍,每次间隔lmin,取其中DBP相差不超过4mmHg的2次的平均值。
1.3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 l3.0版统计学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检验水准ɑ=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见表l。
2.2治疗前后左心结构变化2组治疗前后LAD、LVD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IVST、PWT和LVMI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见表2。
表l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x±s)
项目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SBP/mmHg151±10.4141±9.2*152±10.5137±9.5*
DBP/mmHg105±7.091±7.7*103±7.388±6.8*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P<0.05,组间比较P>0.05
表2治疗前后左心结构变化(x±S)
项目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LAD/mm36.1±3.335.2±4.436.3±4.335.3±3.2
LVD/mm46.2±4.842.3±4.040.6±3.339.2±3.5
IVST/mm12.8±1.510.5±1.3*12.5±2.710.8±2.2*
PWT/mm13.3±1.411.5±1.5*12.5±2.410.2±2.0*
LVMI/g.m-2166.0±45141.0±33*164.0±57137.0±38*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组间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替米沙坦组轻度恶心3例,缬沙坦组有味觉异常2例,乏力l例。治疗前后心率、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本文资料显示,5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的患者服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24周后,在产生明显降压作用(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