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2723939
TCI技术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比较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不同丙泊酚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TCI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实施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两组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知晓、血氧饱和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采用TCI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 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靶控输注;丙泊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48-01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和成熟,目前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方式已为大多数患者所接收。TCI是以药物的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以血浆或效应室药物浓度为调控目标从而控制麻醉深度的一种给药方式。目前临床应用的麻醉药物中,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最合适。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230例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传统恒速输注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择期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年龄18-37岁;体重47-74kg。所有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或精神神经病史及家族遗传史。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组间的年龄、体重及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分布均衡(P>0.05)。

    1.2 研究方法 术前常规准备和禁饮食,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进行多功能参数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开通静脉通路。①观察组实施靶控输注技术,思路高公司TCI-Ⅰ型输注泵进行靶控输注(TCI)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靶血药浓度设为4u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咪达唑仑3m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mg/kg,经口气管插管,术中维持血浆靶浓度为(3.0-3.5)ug/ml,依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进行调控,切皮时追加芬太尼0.05-0.10mg。②对照组:丙泊酚2.5ug/kg,静脉恒速泵入,维库溴铵0.1mg/kg,经口气管插管,七氟烷维持麻醉,吸入浓度依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

    1.3 观察指标 ①诱导前及术中SBP、DBP、HR及SpO2变化;②苏醒时间:最后一次静脉用药或停止麻醉到呼之能睁眼作为苏醒指标;③术中知晓;④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诱导前SBP、DBP、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SBP(102.72±11.38)mmHg、DBP(71.01±4.93)mmHg、HR(71.86±5.97)次/分,观察组SBP(115.21±11.98)mmHg、DBP(77.11±4.95)mmHg、HR(76.95±5.85)次/分(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6.79±1.36)分钟,短于对照组的(12.01±2.35)分钟(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9.21%低于对照组的25.01%(P<0.05);组间术中SpO2变化和术中知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靶控输注技术[1-3]是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重要改进,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依据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给药速度,目的在于临床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以血浆浓度为目标浓度还是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浓度取决于药物的起效时间,对于t1/2Keo短(t1/2Keo=0.693/Keo)的药物,以血浆浓度为目标浓度可充分控制麻醉。如果药物t1/2Keo长,则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浓度更合理。如果药物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大,以血浆浓度为目标浓度为好,因为取效应室浓度为目标浓度时,达到目标值之前,血浆会出现一个峰浓度。按照靶浓度输注用药后,计算机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对输注速度进行计算,并显示最适宜的初始量和维持量,并以秒为单位对输液泵速度进行随时调整,以尽快达到靶浓度,并保持靶浓度水平恒定,此即为靶控输注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参与使复杂的运算变得简单易行;给药的同时可以显示目标血浆药物浓度、效应室药物浓度、给药时间和累积剂量等。应用TCI麻醉医师可以像转动挥发器那样的控制静脉麻醉,不但方便而且可以提高静脉麻醉的控制水平。TCI技术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血浆浓度而达到理想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及术中操作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采用靶控输注能使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术后的苏醒更加迅速,同时靶控泵自动给药,麻醉医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管理患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参考文献

    [1] Milne SE,et al.Anesthesia,1998,53:S56.

    [2] Irwin MG,et al.Anesthesia,1996,51:427.

    [3] Schuttler J,Ihmsen H..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Propofol:A Multicenter Study[J].Anesthesiology,2000,92(3):727-738., http://www.100md.com(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