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关节损伤
编号:13750324
常规物理法对膝关节损伤康复疗效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6
     【摘要】 目的 对常规物理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康复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观察组患者每天接受30min的治疗,每周5天,共进行4周,在治疗时分别测量膝关节的伸膝力矩以比较肌肉的张力,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药物治疗及石膏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物理法有利于膝关节损伤康复。

    【关键词】 物理疗法;膝关节损伤;疗效分析

    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其中包括膝交叉韧带受损、骸骨软骨病、骸韧带发炎、伸膝筋膜发炎等,同时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时间较长,如果临床单纯性使用药物,恢复的效果往往不佳,通过物理疗法的治疗可促进受伤的膝关节复原,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膝关节损伤前来就诊的4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为35.7岁,患者病程为3天-5个月,平均病程为3.5个月。患者均为单侧性损伤,其中左膝损伤12例,右侧损伤8例,内侧损伤14例,外侧损伤6例。运动损伤的患者有22例,施工意外损伤的患者10例,交通事故的患者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本组患者已排除血管神经损伤、合并股骨、骨折等症状。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对关节进行探查,明确半月板内侧损伤的类型及部位,对前交叉韧带的张力进行探查,确定韧带损伤的情况。本组实验中共有18例患者采用自体骨、髌腱骨界面螺钉法进行交叉韧带重建,共有14例患者采用自体或异体同种肌腱悬吊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有8例患者进行自攻型强生骨锚内副韧带重建术。

    1.2.2 康复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受损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第一阶段(术后0-1周):本阶段的目标是减轻疼痛的发生,防止水肿、炎症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肢体进行局部冰敷,每次20min,每天3次,适当抬高患肢,以肢体与心脏齐平。术后第一天应对股四头肌进行功能训练及踝泵训练,鼓励病人多活动四肢及多做曲膝动作,每天30次,持续做1星期,主动牵动和收缩小腿屈膝肌肉,对髌骨进行活动训练,以后每3天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第二阶段训练(术后2-4周):本阶段的目标主动进行训练,增大肌肉活动的范围,对肌肉的耐力及力量进行训练。每天增加膝关节活动的角度5°,屈曲的角度不超过90°,固定支具伸展的角度不超过20°。在支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膝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练习。当患者可扶拐负重练习时,逐渐对患者增加负重。第三阶段的训练(术后5-7周):强化肌肉的训练,增大膝关节自主运动的范围,增加肌肉的耐力及力量。加大肌力量的训练,可选用沙袋或弹力带等进行辅助的练习。第四阶段训练(术后8-11周):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度的训练。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石膏固定。

    1.2.3 评分标准 采用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根据患者关节疼痛感、肌力、功能活动、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分。痊愈:患者膝关节疼痛感、肿胀感消失,ROM为90°-115°;有效:患者局部疼痛感及肿胀基本消失,ROM为65°-95°;好转:局部肿胀及疼痛稍减轻,ROM为35°-60°;无效:患者疼痛感及肿胀无明显的改善迹象甚至出现恶化,ROM为0°-35°。2 结 果

    经过持续3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两组患者患者康复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

    n(%) 痊愈 有效 好转 无效 显效率

    观察组(n=20) 4(20%) 8(40%) 6(30%) 2(10%) 18(90%)

    对照组(n=20) 0(0%) 7(35%) 6(30%) 7(35%) 13(65%)

    3 讨 论

    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合适的运动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减少关节愈合过程的肿胀感和疼痛感,加强膝关节肌肉的力度。相关研究显示,持续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关节滑液的分泌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组织的生长和合成,物理疗法可导致髌骨关节相互作用力增加,使其接触面随关节弯曲幅度的增大而增加。

    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恢复关节正常的活动度、稳定正常关节和肌力。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手术刚结束的第一周时间里,康复的目标主要是以消肿止痛为主,在术后第二阶段可适当增加肌肉力度的训练,第三阶段继续加大肌肉的力度训练,第四阶段是以功能康复为目的。物理康复训练应遵循上述4个阶段进行,如果刚开始就用力过大,会导致术后重建的韧带再次断裂,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如果训练的幅度太小,患者恢复的时间就相对较长,而且不同的患者康复计划的制定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康复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合适的调整,尽可能不给患者留下遗憾,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文锋,侯树勋,任东风.膝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器固定术后功能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05):118-119.

    [2] 金佳.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02):55-56., http://www.100md.com(韩尚富 刘冬梅 徐恒龙)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