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4年第1期
编号:1267375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附30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进行随访6个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估治疗效果,良好24例,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格拉斯哥评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底部或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继而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1]。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的破裂,约占50%-85%,且病死率较高[2],给社会及家庭造成巨大压力,早诊断和早期针对性的治疗是提高治愈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再次出血的风险大,随时可能再次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而危及生命。目前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主张尽可能在出血发生的6-72小时内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或者行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的介入手术治疗[3]。但是,开颅手术带来的创伤让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探求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是神经科医师的首要任务。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获得了显著地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1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4.5±6.5)岁;病程为1-24小时,平均(12.2±2.4)小时;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合并颅内血肿者4例。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已确诊,其中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界处14例,大脑前动脉7例,大脑中动脉6例,前交通动脉3例,椎-基底动脉2例;多发性动脉瘤1例,其余为单发。应用Hunt和Hess分级法[1]对患者的临床状态给予分级:I级3例,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6例,Ⅴ级1例。

    1.2治疗方法

    1.2.1所有患者首先给予全身麻醉和全身肝素化,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通过行全脑血管造影,以观察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瘤颈与瘤体的比例及瘤体所在动脉的血流情况。动脉瘤体积在1.2mm×1.2mm×1.5mm-10mm×14mm×18mm间,瘤颈与瘤体比例约为1:1-1:3。在患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置入5F或6F导引导管,应用Tracker-10微导管与Dasher-10微导丝配合,将微导管沿导引导管送至动脉瘤内,根据动脉瘤情况选择相应大小和数量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术后6小时拔除导管鞘并压迫穿刺点、加压包扎。术后常规给予抗凝和防治血管痉挛等治疗。
, 百拇医药
    1.2.2一般治疗包括持续生命体征监护、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有脑积水者行脑脊液置换术,预防肺内感染等。

    2结果

    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30例患者中,完全栓塞(100%栓塞)21例,大部分栓塞(90%-98%栓塞)8例,部分栓塞(80%-89%)1例。术中并发出血1例,术后发生血管痉挛5例并给予积极处理,未造成缺血性损伤。

    根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良好24例,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2例,死亡1例。

    本组29例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6个月-2年。其中22例康复良好,7例遗留轻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3讨论

    顾名思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出血,动脉瘤是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引起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扩张或膨出,瘤壁甚至薄如纸张。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颅内动脉瘤可自发性破裂,亦可在血压升高等情况时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表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撕裂样头痛、喷射性呕吐、颈抵抗等,出血量大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死亡。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内科保守疗法、外科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主要通过应用止血药等药物治疗,对病因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是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再出血风险极高;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手术创伤较大、危险性高,尤其对于老龄等患者适应性较差。1991年Guglielmi开创GDC栓塞治疗方法以来,以显著地安全性和有效性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青睐,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现已成为动脉瘤破裂治疗的首选[4]。
, 百拇医药
    血管内栓塞治疗主要是使动脉瘤闭塞,阻断与正常动脉血流的相通,从而消除了动脉瘤破裂引起致命性出血的危险。在栓塞术中使用的可脱性微弹簧圈,柔软性高,置入动脉瘤内后填堵瘤腔,并在弹簧周围逐渐形成血栓,从而在不影响载瘤动脉血流的情况下使动脉瘤闭塞,从病因上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降低了再出血的风险[5]。同时,血管内栓塞治疗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其次是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这也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所以,术中须密切监护、肝素化适度、控制血压、操作轻柔得当,术前、术后积极防治血管痉挛等。

    本组研究选取的30例患者均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合并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5例,给予积极处理未造成相关脑损伤,仅有1例因年龄大、体质差、出血量大,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内未发现再出血病例。所以,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而且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吴江.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180.

    [2]邢吉军,李强.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多重对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69-170.

    [3]裴红霞,林金生,肖军.7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的对比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99-1501.

    [4]刘丛,程远.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2009,31(3):207-210.

    [5]李长茂.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1-23., http://www.100md.com(许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