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42
编号:13700862
分析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2
     【摘要】在现阶段,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开始走向规范化,保护β细胞功能已经成为了治疗的关键任务。由此可知,要将早期预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积极控制体重,强化体育锻炼,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腺β细胞功能,最大限度地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长,就糖尿病的治疗而言,当前主要偏向于三个方面:一是早期治疗,二是长期治疗,三是综合治疗。为了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要注意饮食上的控制,加强体育锻炼,关注血糖的监测,结合药物治疗,从而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1降低血糖的口服药物治疗

    1.1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为两类,即磺脲类与非磺脲类。就磺脲类而言,作为应用最普遍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本脲以及格列齐特等。磺脲类的作用机制是通过ATP敏感型钾通道,在胰岛β细胞膜上与药物进行结合,从而调节钾离子的外流。对于非磺脲类而言,关键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通过控制胰岛p细胞膜上的钾通道,模拟胰岛紊活性分泌机制,实现降低血糖的作用[1]。

    1.2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在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上主要是通过外用组织来实现的,关键药物有二甲双胍以及苯乙双胍等。外用组织控制糖原分解以及糖原异生,抑制高肝葡萄糖输出,从而增强葡萄糖运转机能,降低胰岛素的抵抗能力。

    1.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食物中的淀粉、糊精以及双糖的吸收,一般药物有伏格列波糖等。抑制酶的吸收,从本质上来讲延缓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降低用餐后的高血糖。

    1.4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从而发挥药理作用,相关的药物有罗格列酮以及吡格列酮等。罗格列酮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索抵抗能力,从而改善β细胞功能,实现控制血糖的目的[2]。

    1.5肪促胰岛素类药物肪促胰岛素类药物作为一类降糖激素,具有很强的生理学作用,主要药物类似于胰高糖素样多肽类,有依西奈肽以及利拉鲁肽等,在降糖以及降低体重方面成效显著。同时,肪促胰岛素类药物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1.6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物受体药物在现阶段,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物受体药物处在临床试验时期,相关研究人士表明,该药在降低空腹血糖上具有很好的成效,能够有效减少葡萄糖的生成。

    1.7钠-萄萄糖转运予2抑制剂钠-萄萄糖转运予2抑制剂在降糖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胰腺与肝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活化葡萄糖激酶,增强葡萄糖代谢功能,实现降低血糖的目的,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显著。

    2胰岛素治疗

    2.1胰岛素治疗适应症胰岛素治疗适应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合并重症感染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者、妊娠与分娩者以及全胰腺切除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紊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控制饮食。其次,要及时监测病情。胰岛素制剂主要分为三种,即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以及长效胰岛素制剂,主要控制餐饭后高血糖。在进行胰岛素治疗中,要注意胰岛素的应用剂量不能过大,在注射胰岛素后要正常进食,适当增加运动量,注意合并用药的情况,当出现呕吐以及腹泻后,要及时进行观察。同时,要避免注射不当,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深度要把控得当,在进行预混胰岛素治疗时,要合理控制比例,防止血糖监测不足,及时发现餐前低血糖倾向[3]。

    2.2用药方式胰岛素吸入在给药方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经肺吸收,二是经口腔黏膜吸收,三是经鼻腔黏膜吸收。在现阶段,经雾化于肺泡吸收的应用处在研究改进中。同时,通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机制,在皮下注入胰岛素,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2.3胰腺移植治疗与胰岛细胞移植治疗胰岛细胞移植技术在胰岛细胞分离、低温保存等方面取得一些进步,结合干细胞一级胰导管细胞,从而分化为分泌胰岛素。在现阶段,利用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尚在研究中。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长。在现阶段,当出现急性以及慢性并发症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才得到治疗。由于糖尿病对脑血管病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时,要引起重视,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共卫生中的关键问题。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常伴有高血压以及脂代谢异常等状况,为了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效果、安全性以及费用,依据临床重点对比研究,来进行糖尿病药物效果的对比。随着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药物化学家们利用活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单独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相信这些新型抗糖尿病药物能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的希望[4]。

    参考文献

    [1]孙会仙,李瑞林,赵尚清.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01):94-96.

    [2]徐武夷,姚合斌,刘月琴.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J].人民军医,2010(12):955-957.

    [3]马晓娥,李博禹,张丽红.糖尿病药物治疗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3-14.

    [4]徐斯盛,张惠斌,周金培,黄建军.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02):97-106., 百拇医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