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465240
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段建伟 段丽丽
第1页

    参见附件(1396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治疗中的应用,优化针刺治疗方案。方法 将78例中风痉挛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在常规对症及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穴位,观察组患者上肢选用传统穴位,下肢选用跷脉穴位,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3%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肢体痉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跷脉穴可加快中风痉挛期患者痉挛状态缓解,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中风痉挛期;针刺疗法;跷脉穴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43-02

    早期治疗、康复是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但偏瘫痉挛期伴随的痉挛状态严重干扰早期康复进程,因此,有效抑制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治疗中的应用,以求优化针刺治疗方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数字表法将我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中风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确诊为中风,并参考《康复医学》[2]采用Brunstrom学者提出的偏瘫恢复理论判定痉挛期。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4-85岁,平均(65.1±9.4)岁;病程26d-173d,平均(74.7±32.5)d;脑出血12例,脑梗死2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6-87岁,平均(66.3±9.8)岁;病程23d-179d,平均(79.2±33.1)d;脑出血16例,脑梗死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①首次发病;②病情稳定,意识清楚;③Brunstrom分期Ⅱ-Ⅴ期;④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其它可引起肌肉挛缩或肢体功能障碍的疾病;②伴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或局部外伤等不适合针刺者;③不耐受针刺或治疗依从性差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