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6
编号:13750940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危害性分析及安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6
     【摘 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工作操作时的生物危害性因素,分析总结建立安全防范措施。方法:查找在微生物实验室内操作时所存在的对工作人员有潜在危害因素如生物源因子,病原体等传染源。结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依据相关隔离传染源制度后未发生实验人员受到病原体的传染及侵害。结论:建立建全实验室管理机制,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规范管理后对实验人员有人身安全保障,还避免污染环境事件地发生。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危害;安全;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98-02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源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实验室内做实验、研究等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稍有不慎、或者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引发感染事件。控制实验室感染,加强实验人员的职业防护,已经成为实验室工作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的使用,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 ,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人员能得到安全防护。现就生物危害因子及防护措施探讨分析如下:

    1对生物污染的生物源因子有:空气污染、水污染、人体感染、物体表面的污染等种类。

    1.1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分为实验室内污染、实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活动有:吸管操作液体溢出;镜检涂片时,液丝断裂;感染性材料容器的破损或液体溢出;打开培养皿盖,凝水膜破;开启菌种管安瓿;机械振荡、超声振荡;超声波清洗污染器具;搅拌机、混合器的使用;小型压力蒸汽灭火菌排气;拔出玻管或离心管上棉花塞;处理污染的器具;接种环操作也容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培养和划线培养;粗糙培养基表面涂布菌液;烧接种环;离心机出现事故也很容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实验室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不仅危害工作人员而且还危及环境。

    1.2 水污染 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液,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同时还有大量的有机悬浮物和固体残渣处理不规范,会随一般污水排入江河、池塘或直接灌溉,污染水源和环境,引起疾病。

    1.3 人体感染 实验室操作人员最容易被感染,其感染途径包括接触染污物或吸入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或防护服;穿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在实验室内穿拖鞋;防护服和日常服装混放在同一柜子;实验操作不戴乳胶手套;离开实验室不洗手等。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使用的器械、破碎的玻璃器皿,针头刺伤等事故的发生引起人体的感染。通过呼入被污染的气溶胶而引起的感染。实验室的设计布局不合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不严格,出现交叉污染;有的空气不流通,通风设备及消毒设备不足等,这些都会导致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1.4 物体表面的污染 实验室中产生的固体、液体废物溢出或溅出后处理不当,可造成台面、地面、仪器、墙壁和其他物体表面的污染,实验人员的皮肤、鞋底无意接触引起感染。

    1.5 其他污染源 微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危险性化学试剂引起的危害,包括有害化学品、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品等。来自放射性核素、紫外线、激光源照射、电磁物、噪音等物理源危害因子。

    2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规范管理措施

    2.1提高认识,职责明确化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危害性严重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强化实验室规范管理非常重要,建立建全实验室管理机构,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职责和管理运作程序,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偱,有法可依。

    2.2 加强培训,防护意识化 通过培训强化实验室人员安全管理理念,掌握实验室安全工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防护衣具穿戴,废弃物的处置等,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意识,增强个人防护知识,防止实验室人员受到实验室生物因子危害。

    2.3 操作程序化、规范运作 实验室应进行资质认定,建立建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有标准的微生物操作规程和常规安全操作规程,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危害的发生。

    2.4 标识明显化、规范放置 实验室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处理、应用、处置应符合化学实验室标准,并有明显标识。接触放射性化学品的实验人员要有相关技术和放射防护的培训,符合放射性安全管理程序。放射性废物应有标志并存放于防辐射的专用储存库,清楚标明风险性质和程度,储存和处置应遵守相关规定。

    3 小结

    为了使微生物实验室的危害性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应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确保操作生物因子的实验室人员不受该实验因子的伤害,确保环境不受其污染,确保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性,采取了生物安全防护措施,起到了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12.1.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2004.10.1.

    [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5] 齐小秋,《病原微生物学检验》., 百拇医药(王晓芳 昋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