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摘 要】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术后6—8小时麻醉作用消失,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因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40-01
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手术患者,男100例,女58例;年龄15~70岁。
2 疼痛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由于创伤、手术器械物理刺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值损害感受器,从而对激肽敏感,使疼痛加剧。
2.2 心理反应:有的患者术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低落,紧张等
因素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产生疼痛;而病人对自己所感受的疼痛不能应付,即使知道怎样对待疼痛也会表现消极、灰心、不能自助心理。
2.3 患者制动:骨科病人术后多采取被动体位,活动量相应减少,不能很有效的对抗疼痛
3 护理体会
3.1 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安全的休养环境;夜间为病人做护理时,力争做到四轻,限制水管、电铃、电话等发出的噪音。
3.2 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心理护理。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疼痛治疗的整个过程,护士应运用心理护理学为患者服务。教会患者全身放松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创伤组织尚可获得康复,以减轻其焦虑程度,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给予必要的解释、安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多与其聊天,让其听音乐,视力无障碍者适当地看报纸.电视。对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是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与其交流,消除患者的疑虑。同时结合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讲解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是对手术后将会出现怎样的疼痛,及体位的变动等均可诱发疼痛等情况向患者说明,并将可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患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4 肿胀的护理:如四肢骨折的患者,抬高患肢15-20厘米,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患肢疼痛或肿胀,也可口服清热解毒、活血化中药,每日一剂,以利水肿消退,减轻疼痛。
3.5 适当的药物止痛及局部按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少量止痛剂,让患者心理放松,在护理过程中,指导病人做放松动作,如:叹气、打呵欠、腹式呼吸,用衣物支撑手术切口等,这些方法多数患者易于接受,可使紧张的骨骼肌或张力性切口松弛下来,阻断疼痛反应而减轻疲劳和体力消耗,帮助患者入睡。此外,督促家属行局部按摩,增加被动活动量,对减轻骨科术后被动体位患者疼痛尤为重要。
3.6 饮食护理: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应为其制定。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饮食,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中期饮食宜补气和血,如桂圆红枣鹌鹑汤、猪脚汤:后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晶,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冬虫草炖瘦肉等。
3.7 预防并发症:
3.7.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术后骨折部位疼痛持续不减 或体温持续过高,伤口周围有红肿或波动感,考虑伤口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处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3.7.2预防褥疮: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或因疼痛有可能致昏迷,局部受压,导致褥疮的发生。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和按摩骨突出,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如有褥疮的早期现象,立即进行“褥疮护理”
3.7.3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病人长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所以病人早期在适当止痛基础上,鼓励其深呼吸、用力咳嗽,促进肺膨胀和排痰,轻轻叩击胸背部,以利痰液松弛,促进排痰和肺的膨胀。遵医嘱予雾化吸入液中加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酶等,以稀释分泌物,使之便于排出。其次,多翻身更换体位,有助于引流痰液。
通过以上精心护理,加之患者的积极配合,收到很好的疗效,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汤根芬: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96.
[2] 孟凡云: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1792-1793.
[3] 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http://www.100md.com(林昕阳)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40-01
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手术患者,男100例,女58例;年龄15~70岁。
2 疼痛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由于创伤、手术器械物理刺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值损害感受器,从而对激肽敏感,使疼痛加剧。
2.2 心理反应:有的患者术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低落,紧张等
因素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产生疼痛;而病人对自己所感受的疼痛不能应付,即使知道怎样对待疼痛也会表现消极、灰心、不能自助心理。
2.3 患者制动:骨科病人术后多采取被动体位,活动量相应减少,不能很有效的对抗疼痛
3 护理体会
3.1 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安全的休养环境;夜间为病人做护理时,力争做到四轻,限制水管、电铃、电话等发出的噪音。
3.2 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心理护理。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疼痛治疗的整个过程,护士应运用心理护理学为患者服务。教会患者全身放松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其创伤组织尚可获得康复,以减轻其焦虑程度,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增敏性疼痛。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给予必要的解释、安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多与其聊天,让其听音乐,视力无障碍者适当地看报纸.电视。对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是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与其交流,消除患者的疑虑。同时结合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讲解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是对手术后将会出现怎样的疼痛,及体位的变动等均可诱发疼痛等情况向患者说明,并将可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患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4 肿胀的护理:如四肢骨折的患者,抬高患肢15-20厘米,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患肢疼痛或肿胀,也可口服清热解毒、活血化中药,每日一剂,以利水肿消退,减轻疼痛。
3.5 适当的药物止痛及局部按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少量止痛剂,让患者心理放松,在护理过程中,指导病人做放松动作,如:叹气、打呵欠、腹式呼吸,用衣物支撑手术切口等,这些方法多数患者易于接受,可使紧张的骨骼肌或张力性切口松弛下来,阻断疼痛反应而减轻疲劳和体力消耗,帮助患者入睡。此外,督促家属行局部按摩,增加被动活动量,对减轻骨科术后被动体位患者疼痛尤为重要。
3.6 饮食护理: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应为其制定。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饮食,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中期饮食宜补气和血,如桂圆红枣鹌鹑汤、猪脚汤:后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晶,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冬虫草炖瘦肉等。
3.7 预防并发症:
3.7.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术后骨折部位疼痛持续不减 或体温持续过高,伤口周围有红肿或波动感,考虑伤口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处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3.7.2预防褥疮: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或因疼痛有可能致昏迷,局部受压,导致褥疮的发生。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和按摩骨突出,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如有褥疮的早期现象,立即进行“褥疮护理”
3.7.3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病人长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所以病人早期在适当止痛基础上,鼓励其深呼吸、用力咳嗽,促进肺膨胀和排痰,轻轻叩击胸背部,以利痰液松弛,促进排痰和肺的膨胀。遵医嘱予雾化吸入液中加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酶等,以稀释分泌物,使之便于排出。其次,多翻身更换体位,有助于引流痰液。
通过以上精心护理,加之患者的积极配合,收到很好的疗效,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汤根芬: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96.
[2] 孟凡云: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1792-1793.
[3] 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http://www.100md.com(林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