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鼻咽喉异物及肿瘤 > 耳鼻咽喉肿瘤 > 鼻前庭囊肿
编号:13748001
两种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8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唇龈沟进路;鼻前庭进路揭盖术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40-01

    鼻前庭囊肿系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单房性囊性肿块。发生原因多认为从胚胎期残留上皮发展而来的球颌突囊肿。也有人认为是鼻腔鼻底粘膜腺管口阻塞而引起分泌物潴留形成的潴留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手术径路和方法逐渐改进,经鼻腔手术切除鼻前庭、鼻腔的皮肤、粘膜和囊肿而不切除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是为囊肿“揭盖术”或“开窗术”。我科自2002年9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21例行揭盖术,9例行传统唇龈沟进路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收到了不同疗效,探讨二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6~62例;左侧18例,右侧11例,1例巨大从左侧浸及右侧;病程1+月~6年;囊肿大小不等,直径最大约3.5cm,最小1.2cm;其中并发感染2例在炎症控制后手术。均无手术史。术前常规CT检查,确定囊肿大小、部位及有无骨质破坏。

    1.2 手术方法

    1.2.1经唇龈沟切口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1]: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患侧鼻腔囊肿周围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于患侧鼻前庭及唇下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经唇龈沟切口,分离,完整剥离切除囊肿,缝合切口,鼻前庭凡士林油纱条填压,2日后取出,同时患侧鼻翼外侧加压包扎,2日后解除,5~7日后拆线,术后使用抗生素及注意口腔卫生。

    1.2.2 鼻内镜下鼻前庭进路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患侧鼻腔表面麻醉2次,再以1%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于患侧鼻前庭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在0°鼻内镜下,以11号小尖刀在囊肿中隔侧沿囊肿膨隆边界由后向前弧形切开鼻前庭皮肤和囊壁组织,吸净囊肿液,助手以蚊式钳于囊肿顶部提起囊肿壁瓣,术者用弯剪刀顺囊肿膨隆边界尽可能多的切除囊壁即揭盖,清理残余囊肿壁瓣边缘,使囊肿内壁在切缘处尽可能与鼻底粘膜紧贴在一起,这样一来囊肿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在剪除清理过程中注意保留鼻前庭皮肤,以防鼻腔狭窄。术毕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囊腔及鼻腔,压紧囊腔底,术后3天抽取纱条,鼻腔内点抗生素滴鼻液及涂抗生素眼膏,酌情用抗生素5~7天。

    2结果

    2.1 经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手术时间45~70分钟,出血量约40~100ml,术后均局部肿胀,3天后渐消退,伤口疼痛,局部不同程度不适、麻木感等,无口前庭瘘等并发症发生,5例随访半年,无复发。

    2.2 鼻内镜下鼻前庭进路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手术时间约30分钟,出血量约20ml,术后患者无明显肿胀及不适感,术后3天抽取油纱条,因囊内压力解除和造袋口周创缘愈合牵拉致囊肿底部逐步抬高,均1周后凹陷囊腔渐变浅,术后2周囊肿底壁从深处向外长平,约6~8周囊腔壁基本与鼻腔长平,残留囊壁成为鼻前庭、鼻腔底部的一部分,术后15例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及鼻前庭瘢痕狭窄。

    3 讨论

    鼻前庭囊肿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表现为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触及弹性而柔软的肿块,无压痛,合并感染则形成脓肿,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显,且有循静脉到达颅内引起极严重颅内感染可能。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口进路剥离囊肿,完整切除,优点是视野宽,暴露充分,手术方便,缺点是创伤大,对鼻腔粘膜组织损害大,出血多,术后局部反应重,上唇肿胀、局部麻木感,术区牙体疼痛和短时间内进食不便等,患者较痛苦,有一定并发症如口前庭瘘形成及术中囊壁切除不彻底易致复发,尤其对合并感染者,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很难彻底将囊肿分离,由于术后引流差,创口感染机会增大,更易发生唇龈沟瘘,愈合时间较长。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已逐渐被摒弃。由于囊肿的囊壁一般是由含有弹性纤维和许多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所构成,典型的内壁表皮细胞具有纤毛的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2],而鼻内镜下经鼻前庭进路行揭盖术使囊腔向鼻腔呈开放状,保留囊肿底壁,使囊肿残缘和窗状皮肤创缘吻合,并随伤口的痊愈及组织的修复,囊腔逐渐变浅变平,形成鼻腔、鼻前庭底的一部分,减少了皮下组织外露的可能,对鼻功能无影响[3],同时也减少了鼻前庭创面瘢痕化的机会,有效防止了鼻前庭狭窄,无并发症。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囊肿,揭盖术复发可能性大,最好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为宜。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比较,与唇龈沟进路相比,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优点和关键是:(1)手术创伤小,手术精确,术后反应轻,痛苦小,创面愈合快,伤口感染机会小;(2)微创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3)保留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复发率低,无并发症;(4)治疗关键是揭盖尽可能大,使囊肿内壁残缘与窗状皮肤吻合,以利于囊肿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术中尽可能保留鼻前庭皮肤,以免导致前鼻孔狭窄,填压要确切,时间要够。故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可作为首选。

    参考资料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0-21.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94.

    [3]李德宏,胡丽.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15例报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4,10(1):59., 百拇医药(兰建滨)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鼻咽喉异物及肿瘤 > 耳鼻咽喉肿瘤 > 鼻前庭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