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1例PICC携管出院患者运用护理程序5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观察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PICC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81)、1.2%(1/81)、1.2%(1/81)、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PICC携管出院患者中的培训,可解决其出院后导管维护的问题,达到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程序;PICC;携管出院;导管维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33-0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的一项深静脉置管术,此术式以其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成为目前肿瘤化疗最佳的静脉用药路径。由于化疗分多周期进行,部分患者完成一个周期化疗后有带管出院的需求,但面临导管维护的难题。我院肿瘤科于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运用护理程序对PICC携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培训,解决了其导管维护的问题,达到了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月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3(12~69)岁,平均留管天数85.1(26~242)天;包括鼻咽癌18例、乳腺癌16例、肺癌11例、肠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及其他肿瘤26例。
2 方法
2.1 评估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对患者和/或家属的自理需求、自理能力、文化背景、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合作程度与心理反应等进行身心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2.2 诊断 经过系统的评估,针对患者个人、家庭现存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主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知识缺乏,缺乏PICC导管维护知识;②自理能力缺陷,出院后不能自我维护PICC;③焦虑,对出院后自我维护PICC信心不足;④潜在并发症,有可能发生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百拇医药
2.3 计划 根据评估与诊断结果制订具体的目标与计划。①目标:由患者携管出院后自理的PICC常见并发症与由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的PICC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具体计划:包括落实培训员、培训的时间与方式、考核的标准与评价方法等。
2.4 实施 ①PICC置管术后1~2 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导管维护知识宣教,说明维护方法、自我观察的内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方式等,并实地观看护理人员对导管的维护;②术后3~5d,由患者和/或家属执行维护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在旁指导,指出存在问题并纠正;③术后6~7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封管液配制的培训,并完成考核,如违反无菌操作则一票否决,视为考核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在患者出院前签署携管出院知情同意书;④自理的指导:出院后患者随身携带导管维护卡片,科室设立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姓名、置管的部位及长度、臂围、通管及换药的时间、联系电话等;⑤心理支持:分管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至少每周电话随访1次,随时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提供帮助,减少其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其自理的信心。
, 百拇医药
2.5 评价 ①评价标准:局部感染是指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定义的标准是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1];导管脱出是指导管意外脱掉或移动,致使不能继续使用;导管堵塞是指经导管输入液体不畅或无法滴入[2];②评价时机:拔除PICC导管后评价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3 结果
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81)、1.2%(1/81)、1.2%(1/81)、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4 体会
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的核心,它是以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论、解决问题论及信息交流论等为理论基础的。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5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是护理程序系统论的充分体现。其中,评估-诊断是人的基本需要论在实践中的体现,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估患者身心及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及需要;其次,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论在培训中的体现,要求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并严格选择培训员对患者进行培训和考核;此外,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服务是评价护理措施是否落实的手段,是信息交流论的体现,通过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纠正,使护理服务质量持续得到改进。护理程序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可显著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达到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1.
[2] 黄石群,蔡永林,胡敏芝.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09,24(14):62., http://www.100md.com(蒙美好 黄石群)
【关键词】护理程序;PICC;携管出院;导管维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33-0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的一项深静脉置管术,此术式以其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成为目前肿瘤化疗最佳的静脉用药路径。由于化疗分多周期进行,部分患者完成一个周期化疗后有带管出院的需求,但面临导管维护的难题。我院肿瘤科于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运用护理程序对PICC携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培训,解决了其导管维护的问题,达到了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月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3(12~69)岁,平均留管天数85.1(26~242)天;包括鼻咽癌18例、乳腺癌16例、肺癌11例、肠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及其他肿瘤26例。
2 方法
2.1 评估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对患者和/或家属的自理需求、自理能力、文化背景、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合作程度与心理反应等进行身心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2.2 诊断 经过系统的评估,针对患者个人、家庭现存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主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知识缺乏,缺乏PICC导管维护知识;②自理能力缺陷,出院后不能自我维护PICC;③焦虑,对出院后自我维护PICC信心不足;④潜在并发症,有可能发生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百拇医药
2.3 计划 根据评估与诊断结果制订具体的目标与计划。①目标:由患者携管出院后自理的PICC常见并发症与由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的PICC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具体计划:包括落实培训员、培训的时间与方式、考核的标准与评价方法等。
2.4 实施 ①PICC置管术后1~2 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导管维护知识宣教,说明维护方法、自我观察的内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方式等,并实地观看护理人员对导管的维护;②术后3~5d,由患者和/或家属执行维护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在旁指导,指出存在问题并纠正;③术后6~7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封管液配制的培训,并完成考核,如违反无菌操作则一票否决,视为考核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在患者出院前签署携管出院知情同意书;④自理的指导:出院后患者随身携带导管维护卡片,科室设立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姓名、置管的部位及长度、臂围、通管及换药的时间、联系电话等;⑤心理支持:分管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至少每周电话随访1次,随时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提供帮助,减少其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其自理的信心。
, 百拇医药
2.5 评价 ①评价标准:局部感染是指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定义的标准是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1];导管脱出是指导管意外脱掉或移动,致使不能继续使用;导管堵塞是指经导管输入液体不畅或无法滴入[2];②评价时机:拔除PICC导管后评价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3 结果
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3/81)、1.2%(1/81)、1.2%(1/81)、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4 体会
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的核心,它是以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论、解决问题论及信息交流论等为理论基础的。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5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是护理程序系统论的充分体现。其中,评估-诊断是人的基本需要论在实践中的体现,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估患者身心及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及需要;其次,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论在培训中的体现,要求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并严格选择培训员对患者进行培训和考核;此外,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服务是评价护理措施是否落实的手段,是信息交流论的体现,通过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纠正,使护理服务质量持续得到改进。护理程序在PICC携管出院患者培训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可显著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达到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1.
[2] 黄石群,蔡永林,胡敏芝.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09,24(14):62., http://www.100md.com(蒙美好 黄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