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的护理方法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有效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用化疗治疗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4例。完全缓解率88.9%。结论:在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78-02
目前,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除意外伤害外最常见的儿童死亡原因。[1]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分化阻滞并恶性增殖的疾病。儿童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多数。白血病病因尚未清楚,可能和病毒感染,环境中放射辐射、居室内空气中苯超标,遗传、免疫功能缺陷等有关。主要表现有贫血、发热、出血、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现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白血病患儿,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儿中,ALL33例,AML3例,男21例,女15例,发病年龄2-16岁。
1.2 方法。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等化疗药物。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严格控制感染,加强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指导,减少出血机率。
1.3 结果。36例患儿中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4例。完全缓解率88.9%。
2 护理
2.1 预防感染。保持病房清洁,空气通风,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早晚1次,30min/次。含氯消毒液拖地,晨间用消毒湿布扫床铺。如PICC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等感染征象可以用紫外线进行局部照射,每次50秒,每日一次。嘱患儿戴口罩,尽量避免探视,医务人员进病房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当患儿粒细胞<0.5×109/L时病房进行隔离保护。及早发现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皮肤、肛周的清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日饭后、睡前用漱口液(口泰)含漱,用软毛刷刷牙。[2]有感冒迹象,即可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2.2 高热的护理。本组病人中2例出现发热。1例达到38.8℃,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生素、退热药处理后,体温降到36.8℃。1例体温37.8℃,嘱患者多饮水,对患儿进行温水擦浴,出汗及时擦干,更换衣裤床单。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时巡视检测体温1次/4h,详细记录。
2.3 出血的护理。白血病患儿血小板减少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身体碰撞易出现瘀斑。应注意观察,指导患儿减少活动,避免碰撞。鼻出血的患者可用每日三次薄荷油点鼻、棉条塞住压迫止血,禁止用手挖鼻孔。牙龈出血不刷牙、禁食坚硬食物用牙签剔牙,防止加重出血。各种穿刺后需按压穿刺部位20分钟,必要时冷敷,观察局部渗血情况。观察患儿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烦躁等颅内出血症状。本组中出现1例5岁男孩颅内出血,给予止血、镇静、快速脱水相应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嘱患者绝对静卧、避免搬动,减少一切声、光刺激。采用PICC输液,避免多次穿刺加重出血。
2.4 化疗药物的护理。化疗药物有较强的刺激,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用药时给予赛格恩加小壶。指导患者勿食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干净蔬菜水果。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多听音乐、看动画片分散注意力。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选用粗静脉,植入式中心静脉、PICC或留置针,及时巡视观察有无药物外渗。使用化疗药物前要用生理盐水推注,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化疗药用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化疗药物沉积于局部,刺激血管发生静脉炎。[3]
2.5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恐惧骨穿、鞘内注射药物、静脉穿刺等操作带来的疼痛,化疗药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后自我形象的改变。他们常常会拒绝治疗护理。要多关心体贴患儿,操作前给予合理的解释。11岁后的儿童对疾病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害怕疾病给今后的生活带来影响,应该多给他们及家长介绍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焦虑。
3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了。在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严格控制感染,及时对症处理,加强心理护理,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指导,可以大大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
参考文献:
[1] 高解春,王耀平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0.
[2] 周淑红,林平.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美罗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58-59.
[3] 陈玉平,杨艳娥,李小云,陈翠琼.儿童白血病护理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15-16., http://www.100md.com(吴淑君)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78-02
目前,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除意外伤害外最常见的儿童死亡原因。[1]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分化阻滞并恶性增殖的疾病。儿童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多数。白血病病因尚未清楚,可能和病毒感染,环境中放射辐射、居室内空气中苯超标,遗传、免疫功能缺陷等有关。主要表现有贫血、发热、出血、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现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白血病患儿,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儿中,ALL33例,AML3例,男21例,女15例,发病年龄2-16岁。
1.2 方法。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等化疗药物。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严格控制感染,加强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指导,减少出血机率。
1.3 结果。36例患儿中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4例。完全缓解率88.9%。
2 护理
2.1 预防感染。保持病房清洁,空气通风,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早晚1次,30min/次。含氯消毒液拖地,晨间用消毒湿布扫床铺。如PICC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等感染征象可以用紫外线进行局部照射,每次50秒,每日一次。嘱患儿戴口罩,尽量避免探视,医务人员进病房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当患儿粒细胞<0.5×109/L时病房进行隔离保护。及早发现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皮肤、肛周的清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日饭后、睡前用漱口液(口泰)含漱,用软毛刷刷牙。[2]有感冒迹象,即可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2.2 高热的护理。本组病人中2例出现发热。1例达到38.8℃,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生素、退热药处理后,体温降到36.8℃。1例体温37.8℃,嘱患者多饮水,对患儿进行温水擦浴,出汗及时擦干,更换衣裤床单。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时巡视检测体温1次/4h,详细记录。
2.3 出血的护理。白血病患儿血小板减少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身体碰撞易出现瘀斑。应注意观察,指导患儿减少活动,避免碰撞。鼻出血的患者可用每日三次薄荷油点鼻、棉条塞住压迫止血,禁止用手挖鼻孔。牙龈出血不刷牙、禁食坚硬食物用牙签剔牙,防止加重出血。各种穿刺后需按压穿刺部位20分钟,必要时冷敷,观察局部渗血情况。观察患儿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烦躁等颅内出血症状。本组中出现1例5岁男孩颅内出血,给予止血、镇静、快速脱水相应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嘱患者绝对静卧、避免搬动,减少一切声、光刺激。采用PICC输液,避免多次穿刺加重出血。
2.4 化疗药物的护理。化疗药物有较强的刺激,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用药时给予赛格恩加小壶。指导患者勿食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干净蔬菜水果。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多听音乐、看动画片分散注意力。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选用粗静脉,植入式中心静脉、PICC或留置针,及时巡视观察有无药物外渗。使用化疗药物前要用生理盐水推注,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化疗药用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化疗药物沉积于局部,刺激血管发生静脉炎。[3]
2.5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恐惧骨穿、鞘内注射药物、静脉穿刺等操作带来的疼痛,化疗药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后自我形象的改变。他们常常会拒绝治疗护理。要多关心体贴患儿,操作前给予合理的解释。11岁后的儿童对疾病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害怕疾病给今后的生活带来影响,应该多给他们及家长介绍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焦虑。
3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了。在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严格控制感染,及时对症处理,加强心理护理,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指导,可以大大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
参考文献:
[1] 高解春,王耀平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0.
[2] 周淑红,林平.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美罗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58-59.
[3] 陈玉平,杨艳娥,李小云,陈翠琼.儿童白血病护理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15-16., http://www.100md.com(吴淑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