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2
编号:13738872
IPT对成人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障碍运用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2
     【摘 要】目的:探讨人际交互通心理治疗(IPT)对5例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例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发作患者开展人际交互心理护理干预,介绍评估患者当前的的生活“困区”、期望的生活目标,学习新的交往技巧、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社会功能,重建生活秩序。结果:5例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发作患者治疗60天后,再次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评估检测患者,二次前后得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交互心理护理干预(IPI)对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发作患者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社会功能,重建生活秩序获得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IPI;成人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障碍;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71-02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人际心理治疗,国内也有学者翻译成人际交互心理治疗[1]。20世纪70年代,己故的Klerman及其同事在研究重型抑郁的急性期治疗时,创立了人际心理治疗。在30多年的发展中,人际心理治疗被应用于治疗多种心理障碍[2],治疗形式和过程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IPT由美国精神病专家发展而成的,主要用于成人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障碍,在美国开展的大量临床实验是有效的。其原理是:通过对人际关系困难或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理解,协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技巧,以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2次住院以上的病人中选5例非精神病性的重型抑郁发作患者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1CD-10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名,女性2名;受教育程度本科1名,大专1名,中专及以下3名;年龄最大48岁,最小21岁;5例患者的社会功能均达不到满意状态,患者发病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且存在人际沟通缺陷。生活事件与情绪波动联系紧密。适合IPT治疗。

    1.2 方法 关注抑郁与社会功能的联系。通过学习适应性的人际交往模式,达到适应生活环境,保持社会功能。

    1.2.1 评估患者:对患者在IPT中所列的“四大困区”中评估患者的状况,“四大困区”即重要人员的死亡、矛盾、生活改变、孤独或社交孤立四个方面,并与患者探讨了IPT治疗方式,让患者愿意参与治疗获得帮助。

    1.2.2 启发患者自我识别和确定训练方式:在心理干预初期,向患者说明IPT治疗的原理和规则。针对存在的困区,讨论适应训练的方法。医患双方对治疗目标和方式达成共识。首先是针对患者的特定问题,对未来的担心,了解患者的期望与现实之间有什么不同。启发患者(如同看录象一样叙述事情经过,识别矛盾,然后选择解决计划,最后是通过调整期望或不适的沟通方式取得满意化解,改变患者与人沟通的方式或改变他对可能发生的后果的预期。

    1.2.3 决策分析—矛盾困区是患者的核心问题;首先针对患者产生矛盾的实际问题选择心理干预方式,如角色扮演、“空椅子”训练、交流分析、重建新的生活圈。

    1.3 评价标准 通过《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检验患者治疗前后60天社会功能变化。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例患者在接受IPT治疗后,《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前后得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两个月的IPT干预过程中,首先分析患者现存的三大困区中,哪个是核心问题,然后集中处理该问题,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在干预方式上,选择“空椅子”方式主要是为了让患者体验交流方式给对方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从而提示患者改变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当患者产生了需要改变的愿望时,接下来开展“角色训练”,在训练中,与患者分析几种沟通方式的效果,再由患者本人选择适合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继续进行“角色扮演”,为的是,强化适合的交往方式,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替换以往的交往方式。由患者自己选择何种沟通方式,优点是:第一,适合患者的性格和习惯;第二,便于这种习得技巧转变成患者自身交往模式。IPT的干预,给患者的交流方式带来了明显改变,患者的生活交往范围在扩展。治疗60天后,再次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评估检测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从干预前后两次测查结果显示:IPT沟通技巧来改善社会功能,提高适应能力是有帮助的,适合“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性抑郁发作”且伴有明显生活事件的患者,。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观察效果是理想的,但能否形成长期的交往模式,保持并固定下来。还需要以后的出院随访来检验。

    参考文献:

    [1] (美)巴洛主编;刘兴华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34-357.

    [2] Markowitz JC,Weissman MM.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World Psychiatry,2004,3(3):136-139., 百拇医药(张文青 喻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