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2
编号:13739012
保定市乙型肝炎分布特征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2
     【摘 要】目的:为了解保定市乙型肝炎分布特征。方法:是对我市人群进行HBV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血清HBsAg,抗-HBc抗-HBs三项。结果:被调查的县于县间,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可针对HBV流行率的差异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预防接种,保证群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18-01

    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已将此病列为重点防治病之一。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HbeAg感染情况,我院于2005-2006对22个县抽样进行了HbeAg携带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调查方法

    1.2 检测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sAg,抗-HBc抗-HBs三项,1.3 HBV阳性判断标准

    1.3.1 标本阳性值的判断标准:HBsAg, 抗-HBs阳性值的判定标准:标本值A≥10阴性,对照标本平均A值为阳性,抗-HBc阳性值判定标准标本值A≤0.2阴性,对照标本平均A值为阳性(1)

    1.3.2 标本阳性判断标准 HBsAg阳性标本:HBsAg和单抗-HBc同时阳性的标本;如果只是HBsAg阳性,则该标本判断为阴性,抗-HBs阳性标本:为抗-HBs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标本;如果只是抗-HBs阳性而有乙肝免疫接种史,则该标本判断为单抗-HBs阳性;如果只是抗-HBs阳性而没有乙肝免疫接种史,则该标本判断为单抗-HBs阴性. 单抗-HBc阳性标本:抗-HBc阳性标本中无HBsAg或抗-HBs阳性的标本;如果标本HBsAg,抗-HBc和抗-HBs均为阳性,则取其中A值高者判断为HBsAg阳性标本或者抗-HBs阳性标本;HBV流行率:HBsAg,抗-HBs和抗-HBc中,凡任一项阳性者判断为HBV阳性标本(不包括有乙肝免疫接种史且单抗-HBs阳性标本)

    1.4 统计学方法: SPSSl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乙肝血清学感染现状,采集标本5976份,有效检测血清5976份,其中男3509份,女2467份,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7.2%,抗-HBs阳性率40.1%,抗-HBc阳性率为7.2%, HBV流行率50.3%, 被调查的县于县间,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差异有显著性,人群中HBsAg阳性率易县最高为9.5%,其次容城为8.0%,最低定州为5.0%.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与国民经济状况、卫生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是乙肝高发流行区,80年代以来,肝炎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3-4),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及甲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接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但在我市仍存在地区性差异。本次调查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民族中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2个县,5976人,其结果具有代表性。从发病地区来看,发病率较高的主要为易县、容城,其次为望都、清苑、安国、定州,从此可以看出,发病率的高低在我市确实存在地区差异,此差异与经济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与其它地区的流行学特征相一致。乙型肝炎潜伏期长,从45天至160天,平均120天。乙肝病毒通过表皮粘膜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虽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以在很多体液中检测到,但是只有血液、精液和唾液被证明具有传染性。血清乙肝e抗原与高滴度乙肝病毒和高传染性有关。然而,有前C区变异(可阻止乙肝e抗原表达)的病毒株也与传播有关。可导致乙肝病毒传播的皮内注射包括输血或输血液制品、用于治疗注射的污染设备和其他健康护理有关的操作、非法注射用药和医院员工所持针头或其他锐器损伤等。此外,有时乙肝暴发与纹身和针刺有关。因为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可存活7天以上,通过无机物体的乙肝病毒接种也可发生。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对预防性体检的认识不够,不清楚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受经济利益驱使,不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规范体验。日常生活用具、餐饮用具混用,极易形成病毒交叉感染,甚至乙肝流行。建议:1、加强人员体检。2、普及全民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农村的传染病常识教育,对高危人群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人人增强防控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吴一敏 乙肝免疫持久性效果观察 职业与健康 2000.16.(10)83

    [2] 曾光中国传染病的防治进展与展望,流行病学进展( 第九卷) [C ],1998:173-184

    [3] 中国 CDC信息中心 2005年 12月份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J]疾病监测,2006 ,21(1) :4

    [4] 戴志澄,祁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毒学调查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39~95

    [5] 曹惠霖 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J]。中国计划免疫,1996,2(2):88~90

    [6] 陈伟清,黄好壮,王敏,等。海南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毒学调查[A]。

    [7] 戴志澄,祁国明,主编。中国病毒学肝炎血清流行病毒学调查。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1~163, 百拇医药(石荣亚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