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整体护理(1)
【摘 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IPV)全程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预防保健科门诊接种IPV的1199名婴幼儿监护人,实施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加强健康宣教、设立专门电话为其提供咨询并进行随访等一系列整体护理干预。结果: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后IPV全程接种依从性较以往显著增强。结论:将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健康宣教、电话咨询与随访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IPV全程接种婴幼儿监护人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于进一步提高IPV全程接种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IPV;全程接种;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2-02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下占80%。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应用疫苗有效预防。[1] IPV从2月龄开始接种,全程共4针。通过对2011年1月-2011年9月查漏补种1063份资料分析发现,由于婴幼儿监护人缺乏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恐惧,加上全程4针疫苗接种时间跨度长,致使全程接种疫苗的依从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预防保健科门诊从2011年10月起,有针对性地加强IPV 预防全程接种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预防保健科门诊接种IPV的婴幼儿1199例。
1.2 疫苗极其接种 疫苗为巴斯德公司生产,2—8℃冷藏运输并保存,接种途径为臀部外上四分之一肌肉注射,接种计量为0 .5ml,共接种4次。接种时间安排为2月龄、3月龄、4月龄、18月龄。
2 整体护理干预
2.1 创造安全、舒适、充满童趣的候诊环境 周围环境的布置与气氛对人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对于认知功能不全的婴幼儿,环境更是意味着愉快与痛苦。[2]接种门诊注重接种环境的改变,在设计中融入人文气息,从灯光、颜色等作调整,使婴幼儿一进诊室就被所营造欢乐气氛感染,恐惧等不良心情也消失,对接种不再抵触,从而提高接种依从性。
2.2 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家长及婴幼儿等候时间 长时间等候会增加焦虑情绪,甚至会失去耐心而放弃接种,进一步降低接种依从性和接种率。接种门诊首先优化就诊流程,在进门墙壁悬挂接种流程图,使家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同时采用电子叫号系统排队,依序叫号办理登记手续,开出票后指引其交费快速到接种室注射,保证短时间内完成登记、接种等工作。
2.3 规范预防接种制度,做好计免相关告知,保证安全注射,提高监护人对接种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接种依从性。近年来由于某些媒体和网站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失实和夸大报道,使部分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持怀疑态度,从而降低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和依从性。我院接种门诊措施如下:
2.3.1 严格遵守疫苗流通、进货制度,严格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疫苗事件往往是冷链管理不善所致,因此我院注重管理制度化,责任具体到人,定期检查各冰箱温度,保证安全注射。
2.3.2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做到尊重监护人知情同意权,提高监护人对接种人员信任度。每名满月到院接种第二针次乙肝疫苗的婴儿监护人,接种人员均发放IPV接种知情同意书,主要包括IPV相关知识简介,接种反应与接种禁忌,接种注意事项等,指导监护人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必要时上网查询。婴儿满两月龄来院接种前由登记台医护人员给予宣教后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发放的知情同意书文末专留签字栏签字,一式两份。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能有效帮助监护人准确了解IPV相关知识,解除监护人对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恐惧,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语言和操作行为,避免因口头告知内容不完善或监护人未能完全理解而造成纠纷;如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时,出现的法律问题,可以提供文字依据,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接诊护士签名,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3]
2.3.3 针对性施行健康宣教,提高婴幼儿全程接种的应从性 有研究表明,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准与情绪变化、心理及行为状态对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父母的行为倾向可以改变儿童的行为倾向性,父母的帮助和心理支持对解除儿童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家长会因孩子的恐惧反应而变得焦虑和无奈,从而作出不明智的选择。 [4] 因此接种门诊利用电子显示屏、挂图、宣传栏以及展板等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和免疫规划的宣传,咨询登记里有疫苗的种类、作用、免疫程序、接种的注意事项、疫苗的价格等内容的上墙资料和印刷资料,监护人在等候和接种留观的时间可以咨询和查看。另外认真做好辖区内新生儿的家庭访视工作,传授育儿知识,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指导监护人以平常心态对待预防接种,顺利完成初次接种后,提醒监护人正确对待接种反应与注意事项,强调全程接种对于婴幼儿的重要作用,坚定其完成全程接种的信心。
2.3.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按照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接种 接种前护理人员认真洗手、剪短指甲、戴口罩,认真核对疫苗批号、有效期、是否变质,及时更换冷藏包内的排冰,确保疫苗和一次性注射器的质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与监护人共同核对疫苗,确定无误双签字后方可注射,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接种前还需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一般选择臀部外上四分之一),检查接种部位有无瘢痕及硬结,确定部位后严格消毒快速接种,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时立即用无菌棉签轻按皮肤,防止疫苗流出或出血,并做好预防接种的急救处置,备齐急救药械。[5]
2.4 实施无痛注射,提高婴幼儿接受注射的依从性 注射疼痛的体验会使婴儿童产生烦躁、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接合作等,如果婴幼儿情绪太抵触,监护人也会失去耐心,从而导致接种及时率大大降低。护理人员坚持做到①亲切和蔼、动作轻柔,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分散婴幼儿注意力。如让其摆弄玩具、引导观看有趣的图画,对月龄大的儿童鼓励、安慰、表扬等;另外适当与婴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摸摸儿童的头和小手,让其感受到亲切、安全及鼓励,使其能配合注射,为下次接着做好铺垫。②疫苗在冷藏包取出后仍处于低温,注射时刺激性强引起疼痛较大,护理人员接种前将疫苗轻握于手心温热一下再给予注射以减轻疼痛;③要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注药慢)无痛注射法,避免快速注药引起剧痛,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下次接种;④多数婴幼儿进针和注药时不感到疼痛,反而拔针后大声啼哭,主要是由于监护人害怕注射部位出血而用力按压所致,所以拔针前要嘱咐监护人轻压针口。护理人员在预防接种的每个环节做得人文关怀,使婴幼儿及监护人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坚持全程接种。[6], http://www.100md.com(甘宇)
【关键词】IPV;全程接种;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2-02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下占80%。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应用疫苗有效预防。[1] IPV从2月龄开始接种,全程共4针。通过对2011年1月-2011年9月查漏补种1063份资料分析发现,由于婴幼儿监护人缺乏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恐惧,加上全程4针疫苗接种时间跨度长,致使全程接种疫苗的依从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预防保健科门诊从2011年10月起,有针对性地加强IPV 预防全程接种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预防保健科门诊接种IPV的婴幼儿1199例。
1.2 疫苗极其接种 疫苗为巴斯德公司生产,2—8℃冷藏运输并保存,接种途径为臀部外上四分之一肌肉注射,接种计量为0 .5ml,共接种4次。接种时间安排为2月龄、3月龄、4月龄、18月龄。
2 整体护理干预
2.1 创造安全、舒适、充满童趣的候诊环境 周围环境的布置与气氛对人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对于认知功能不全的婴幼儿,环境更是意味着愉快与痛苦。[2]接种门诊注重接种环境的改变,在设计中融入人文气息,从灯光、颜色等作调整,使婴幼儿一进诊室就被所营造欢乐气氛感染,恐惧等不良心情也消失,对接种不再抵触,从而提高接种依从性。
2.2 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家长及婴幼儿等候时间 长时间等候会增加焦虑情绪,甚至会失去耐心而放弃接种,进一步降低接种依从性和接种率。接种门诊首先优化就诊流程,在进门墙壁悬挂接种流程图,使家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同时采用电子叫号系统排队,依序叫号办理登记手续,开出票后指引其交费快速到接种室注射,保证短时间内完成登记、接种等工作。
2.3 规范预防接种制度,做好计免相关告知,保证安全注射,提高监护人对接种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接种依从性。近年来由于某些媒体和网站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失实和夸大报道,使部分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持怀疑态度,从而降低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和依从性。我院接种门诊措施如下:
2.3.1 严格遵守疫苗流通、进货制度,严格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疫苗事件往往是冷链管理不善所致,因此我院注重管理制度化,责任具体到人,定期检查各冰箱温度,保证安全注射。
2.3.2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做到尊重监护人知情同意权,提高监护人对接种人员信任度。每名满月到院接种第二针次乙肝疫苗的婴儿监护人,接种人员均发放IPV接种知情同意书,主要包括IPV相关知识简介,接种反应与接种禁忌,接种注意事项等,指导监护人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必要时上网查询。婴儿满两月龄来院接种前由登记台医护人员给予宣教后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发放的知情同意书文末专留签字栏签字,一式两份。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能有效帮助监护人准确了解IPV相关知识,解除监护人对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恐惧,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语言和操作行为,避免因口头告知内容不完善或监护人未能完全理解而造成纠纷;如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时,出现的法律问题,可以提供文字依据,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接诊护士签名,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3]
2.3.3 针对性施行健康宣教,提高婴幼儿全程接种的应从性 有研究表明,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准与情绪变化、心理及行为状态对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父母的行为倾向可以改变儿童的行为倾向性,父母的帮助和心理支持对解除儿童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家长会因孩子的恐惧反应而变得焦虑和无奈,从而作出不明智的选择。 [4] 因此接种门诊利用电子显示屏、挂图、宣传栏以及展板等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和免疫规划的宣传,咨询登记里有疫苗的种类、作用、免疫程序、接种的注意事项、疫苗的价格等内容的上墙资料和印刷资料,监护人在等候和接种留观的时间可以咨询和查看。另外认真做好辖区内新生儿的家庭访视工作,传授育儿知识,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指导监护人以平常心态对待预防接种,顺利完成初次接种后,提醒监护人正确对待接种反应与注意事项,强调全程接种对于婴幼儿的重要作用,坚定其完成全程接种的信心。
2.3.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按照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接种 接种前护理人员认真洗手、剪短指甲、戴口罩,认真核对疫苗批号、有效期、是否变质,及时更换冷藏包内的排冰,确保疫苗和一次性注射器的质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与监护人共同核对疫苗,确定无误双签字后方可注射,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接种前还需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一般选择臀部外上四分之一),检查接种部位有无瘢痕及硬结,确定部位后严格消毒快速接种,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时立即用无菌棉签轻按皮肤,防止疫苗流出或出血,并做好预防接种的急救处置,备齐急救药械。[5]
2.4 实施无痛注射,提高婴幼儿接受注射的依从性 注射疼痛的体验会使婴儿童产生烦躁、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接合作等,如果婴幼儿情绪太抵触,监护人也会失去耐心,从而导致接种及时率大大降低。护理人员坚持做到①亲切和蔼、动作轻柔,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分散婴幼儿注意力。如让其摆弄玩具、引导观看有趣的图画,对月龄大的儿童鼓励、安慰、表扬等;另外适当与婴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摸摸儿童的头和小手,让其感受到亲切、安全及鼓励,使其能配合注射,为下次接着做好铺垫。②疫苗在冷藏包取出后仍处于低温,注射时刺激性强引起疼痛较大,护理人员接种前将疫苗轻握于手心温热一下再给予注射以减轻疼痛;③要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注药慢)无痛注射法,避免快速注药引起剧痛,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下次接种;④多数婴幼儿进针和注药时不感到疼痛,反而拔针后大声啼哭,主要是由于监护人害怕注射部位出血而用力按压所致,所以拔针前要嘱咐监护人轻压针口。护理人员在预防接种的每个环节做得人文关怀,使婴幼儿及监护人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坚持全程接种。[6], http://www.100md.com(甘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脑性瘫痪 > 脊髓灰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