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97
编号:13543517
静脉输液中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7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各科室近五年来发生静脉输液院内感染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分析静脉输液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的比例最高,为29.07%(25/86),其次为发生污染,为24.42%(21/86),液体配置时间过长排列第三,为22.09%(19/86)。结论:静脉输液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受到污染、未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等,在实际静脉输液操作中要注意避免或消除这类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静脉输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33-02

    静脉输注感染包括与导管相关的感染、与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与输液管路相关的感染等,感染分为局部感染与全身症状两种,局部感染以输注部位发红、肿胀、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分泌物、白细胞升高等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则表现为体温波动、多汗、血压下降等,严重者会出现意识改变等菌血症或败血症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各科室近5年静脉输液中发生院内感染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8.5岁。患者输液反应主要包括发冷、寒颤、发热,体温在38-40度。

    1.2 方法

    回顾86例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由注射操作人员先进行自我分析,再由护士长、相关管理小组确定最终引起感染的原因,并做好归类、记录。静脉输液中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是否遵守静脉注射操作规范、穿刺部位不当、工具选择不当、液体配置时间长、穿刺过程发生污染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的比例最高,为29.07%(25/86),其次为穿刺过程发生污染,为24.42%(21/86),液体配置时间过长排列第三,为22.09%(19/86)。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静脉输液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由本次研究可知,静脉输注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不当。静脉输液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比如手卫生,静脉输液操作前要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院内感染。操作者操作时不戴口罩、抽吸药液或加药时未消毒、配置不同药液时未及时更换注射器等,均有可能污染药液或注射器具,造成患者院内感染。(2)穿刺部位及工具选择不当。长期以来静脉炎都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置管位置不当是静脉炎及相关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时,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易引起静脉炎。此外,输液前要对患者血管情况、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但有些操作人员会忽略这一步骤,穿刺工具选择不合理,比如穿刺针过粗会损伤血管;穿刺部位固定在关节处导致液体渗漏,未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造成静脉炎或皮肤坏死而发生感染等。(3)液体配置时间过长。有些科室静脉输液组数多,但量少,护士通常会提前配置多组液体,以防止液体供续不上,但液体配制好后放置时间过程,药物发生分解或聚合反应易产生杂质,最终导致感染发生。(4)发生污染。静脉输液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发生污染均有可能导致感染发生。整个静脉输液过程易发生污染的环节包括:给药设备的污染,比如肝素帽、输液接头;导管的连接装置可造成0.4的污染几率;穿刺皮肤污染,皮肤是输液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及途径,穿刺时皮肤消毒方法不正确、患者本身皮肤有感染或不完整等均有可能导致感染;输注被污染液体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药物配置过程中贮存环节不符合要求、输液不密闭等。

    3.2 静脉输液中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首先要嚴格操作规程,操作前要认真洗手,戴好帽子与口罩,配液时认真检查液体质量,安瓿瓶切割不得超过1/4周;切割安瓿瓶时要遵循“消、锯、消”的原则,配置一组液体打开一组安瓿瓶,抽吸药物时手不能污染针栓;根据药量、药物黏稠度选择合适的针头,避免反复穿刺。操作过程强调手的3次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沿血管的走行按要求以点状消毒;另外,液体一定要现用现配,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一消毒等制度。成品输液通过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分批次配置,按时打包发送至病房,合理分配每批次的输液量、输液顺序,有效减少提前配置过多液体,配置时间过长的问题。静脉输液配置过程则由病房的普通治疗台,变成水平层流台及生物安全柜,高效循环风,百级空气洁净度,有效减少应配置产生的输液微粒。其次,进行定期生物监测,每个月对医院科室进行一次彻底的生物监测,包括空气、消毒液容器、治疗台面、护士的手部等;每个季度要对消毒液、压脉带、输液瓶盖、输液网套、门把手、抹布等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做出整改。最后,建立良好的手卫生监控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洗手设施,如护理人员手部有明显可见污物,则要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洗手,并将洗手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定期对护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手部采样细菌培养。

    总之,静脉输液技术诞生一百多年以来,现如今已成为临床应用最普扁、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毕竟静脉输注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中间有诸多流程及影响因素,任何一处细微的操作不慎都有可能被污染,从而引起医院感染,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预后,还会对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分析静脉输注中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安平,徐淼,刘小平. 58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4): 396-397.

    [2]高玉华,王萍,李文霞.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6):679-680.

    [3]王国权,范静,翟红岩,等.静脉输液与医院感染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7(9):1126-1127.

    [4]黄建兰,邱筱贞.护理操作与医院感染[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7(10):1258.

    [5]刘永华,祝洪珍,李红芹,等.静脉输液操作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污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18(7):960-961., http://www.100md.com(孙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