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 要】 胺碘酮为典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能特异性抑制整流性钾电流,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激动,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不同程度静脉炎,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影响了用药依从性。因此,在静脉应用胺碘酮时应积极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若已发生,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1 原因分析
1.1 药物刺激性较强 血液正常pH值为7.4,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可能引起静脉炎症。
1.2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静脉穿刺前未彻底清洁皮肤,消毒范围未达要求。
1.3 穿刺血管选择不合理 (1)选择的静脉过于细小:胺碘酮对细小的血管刺激性较大,易引发静脉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6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医药与保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