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与保健》 > 201412
编号:13656771
血液透析三种抗凝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张晨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中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无肝素3种抗凝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血液透析抗凝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无肝素组3组。观察比较血液透析前后3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明显低于透析前,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透析后APTT和PT明显长于透析前,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素组透析前APTT和PT与透析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后APTT和PT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的:三种抗凝方法均有较好的抗凝效果,但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具有抗凝作用好,安全性高等优点,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无肝素;肾衰竭

    【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B

    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我国有89.5%肾衰竭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逐年递增。血液透析作为体外循环的一种治疗技术,抗凝疗法是其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1]。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液透析中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无肝素三种抗凝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血液透析的抗凝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36例, 随机分为3组,低分子肝素组(n=12):男7例,女5例,年龄在33-58岁之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