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1例
【摘 要】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针刺通电,治疗2个疗程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83.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带状疱疹;壮医药线点灸;中药外敷;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B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水疱、局部皮肤炎症及后遗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62例均来自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35岁-78岁,病程2个月-3年。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33岁-80岁,病程3个月-2年,两组临床资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参照《诊断常规》[1]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排除其体格检查的第3、第4点,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蛇串疮[2]的诊断依据及症候分类。
1.3 排除标准 合并角膜炎、面神经炎、脑膜炎病变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采用2号药线(直径0.5mm)。按《壮医药线点灸学》中的施灸方法操作。体穴:带状疱疹周围取葵花穴、神经丛走向取局梅穴、手三里、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血海。每天点灸1次。每穴点灸1壮。中药外敷用生南星、白附子、细辛、水蛭、蜈蚣共研细末,加入生姜、葱白中共捣烂成团,将药团用二层纱布包好,隔水蒸热,趁热将纱布包好的药平摊敷于患处,至冷却为止,每天敷2次。
, 百拇医药
1.4.2 对照组 针刺通电治疗:按照常规针法,针刺外关、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曲池、阿是穴等,毫针以小幅度捻转泻法,得气后接HM6805—Ⅱ型电针仪,波形以疏密波(频率12.0)为主,通电刺激疱疹病变部位,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通电30min,每日1次。
上述疗法,10d为l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蛇串疮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达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无明显减轻。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蛇串疮”范畴,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夹湿邪,火毒炽盛而发于肌肤。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取出后一端在灯火上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来源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络止痛、祛风止痒、消炎退热、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而言。可以使患者明显减轻疼痛,获得稳定疗效,同时减少了相关治疗药物的长期使用[3]。中药外敷药方组成中的蜈蚣,具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4]。生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痛、散结消肿等功效,外用治疗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等[5]。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功效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6]。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 ,外用具有镇痛消炎作用[7]。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作用,五种药共研细末外敷患处共奏消炎止痛、逐瘀通络之效。
, 百拇医药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通过局部刺激和经络传导,使水疱较快干涸结痂,止痛迅速,从而达到比针刺通电治愈率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力倍.诊断常规[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1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0.
[3] 钟江,林辰,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7):18-19.
[4] 李晓武.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8):24-25.
[5] 徐皓.天南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11):92-94.
[6] 韩进庭.天南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1):104.
[7] 程孟春,张峰,徐青,肖红斌,梁鑫淼.三种细辛属植物挥发油的镇痛消炎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5):52-53., 百拇医药(朱琼洁 曾红兵)
【关键词】 带状疱疹;壮医药线点灸;中药外敷;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B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水疱、局部皮肤炎症及后遗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62例均来自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35岁-78岁,病程2个月-3年。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33岁-80岁,病程3个月-2年,两组临床资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参照《诊断常规》[1]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排除其体格检查的第3、第4点,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蛇串疮[2]的诊断依据及症候分类。
1.3 排除标准 合并角膜炎、面神经炎、脑膜炎病变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采用2号药线(直径0.5mm)。按《壮医药线点灸学》中的施灸方法操作。体穴:带状疱疹周围取葵花穴、神经丛走向取局梅穴、手三里、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血海。每天点灸1次。每穴点灸1壮。中药外敷用生南星、白附子、细辛、水蛭、蜈蚣共研细末,加入生姜、葱白中共捣烂成团,将药团用二层纱布包好,隔水蒸热,趁热将纱布包好的药平摊敷于患处,至冷却为止,每天敷2次。
, 百拇医药
1.4.2 对照组 针刺通电治疗:按照常规针法,针刺外关、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曲池、阿是穴等,毫针以小幅度捻转泻法,得气后接HM6805—Ⅱ型电针仪,波形以疏密波(频率12.0)为主,通电刺激疱疹病变部位,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通电30min,每日1次。
上述疗法,10d为l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蛇串疮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达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无明显减轻。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蛇串疮”范畴,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夹湿邪,火毒炽盛而发于肌肤。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取出后一端在灯火上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来源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络止痛、祛风止痒、消炎退热、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而言。可以使患者明显减轻疼痛,获得稳定疗效,同时减少了相关治疗药物的长期使用[3]。中药外敷药方组成中的蜈蚣,具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4]。生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痛、散结消肿等功效,外用治疗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等[5]。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功效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6]。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 ,外用具有镇痛消炎作用[7]。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作用,五种药共研细末外敷患处共奏消炎止痛、逐瘀通络之效。
, 百拇医药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通过局部刺激和经络传导,使水疱较快干涸结痂,止痛迅速,从而达到比针刺通电治愈率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力倍.诊断常规[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1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0.
[3] 钟江,林辰,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7):18-19.
[4] 李晓武.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8):24-25.
[5] 徐皓.天南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11):92-94.
[6] 韩进庭.天南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1):104.
[7] 程孟春,张峰,徐青,肖红斌,梁鑫淼.三种细辛属植物挥发油的镇痛消炎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5):52-53., 百拇医药(朱琼洁 曾红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