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全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摘 要】 阐述导师杨德全教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的认识,总结导师辨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将导师的临床经验上升为科学性的理论,从而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依据。【关键词】 中医师承;杨德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导师杨德全教授是重庆知名中医内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30余载。2012年9月至今我有幸作为重庆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老师在中医门诊学习,对老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独特印象深刻,现将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疫”是乙肝的重要病因 199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医内科疾病名称标准化方案》工作会议上提出将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定为“肝瘟”[2]。认为“肝瘟”是指湿热疫毒侵袭肝脏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老师认为,“疫”是导致乙肝的重要原因。《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1]慢性乙肝属病毒传播性疾病,其染易与传统描述的“疫”的传播相似。
1.2 “湿”亦为本病的重要因素 慢性乙肝病因符合《瘟疫论》中“杂气”致病的范畴。就乙肝的疾病演变规律与临床特点而言,其“杂气”的性质属于湿毒,病位在肝、脾,其总体病机为:素体脾虚,“杂气”入侵,湿毒为患,肝脾同病。湿毒之邪久居体内难去,病变初为脾失运化,肝失疏泄,久为脾虚湿盛,肝郁血瘀[3]。老师认为,慢性乙肝患者病程迁延,“湿”邪停聚为主要原因。湿性重浊粘滞,影响肝之疏泄、脾之运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