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链球菌病小型爆发的病原学调查
![]() |
第1页 |
参见附件(288KB,2页)。
2005年9月,我市某养猪场在1周内先后有10头猪出现高温体征后死亡,同时有2名养猪人员在参与宰杀处理病死猪后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症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养猪场所有接触病死猪人员及所有猪。对发病人员采集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并采集病死猪心腔内血标本和1头濒死猪耳背静脉血标本。
1.2 材料
双相培养基、血琼脂基础、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MH培养基为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微生物试剂厂产品;无菌羊血由苏州天能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触酶试剂自配。
1.3 方法
1.3.1 采样 9月20日采集病例1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考虑到病人入院后已采集脑脊液标本,不宜再采,即转种新区医院检验科采集的脑脊液标本);9月22日采集病例2血液标本与脑脊液标本(同为转种标本);9月22日到养猪场解剖采集1头病死猪心腔内血标本和1头濒死猪耳背静脉血标本。另新区医院检验科对2病例各采集血液标本行病原学检验。
1.3.2 检测 按照“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样品的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方案”(下称“方案”)采集标本接种双相培养基进行37℃增菌培养,每天观察增菌培养情况,若有菌生长,取双相培养基固相上单个菌落行革兰氏染色(G+球菌,呈链状排列),立即转种血平板(37℃24 h长有针尖状α溶血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短链状排列球菌,结晶紫着色不良)、MH平板(生长缓慢,37℃48 h才有针尖状菌落生长)进行分离纯培养;触酶试验阴性、氧化酶试验阴性,同时取单个菌落在血平板三区密集划线获得大量纯培养菌落后,应用API 20 Strep链球菌鉴定条进行生化鉴定(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规定进行);若连续37℃增菌培养7 d仍无菌生长,则转种血平板确认无菌生长,报告无菌生长。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猪场共养母猪15头,苗壮猪111头,9月16日出售壮猪12头。9月16~22日共有10头猪病死,分别为16日1头、17日3头、20日2头、21日1头及22日3头(22日以后未再有猪病死现象),猪罹患率8.77%(10/114),发病猪全部死亡。 其中9月16、17日病死的4头猪自行宰杀。参与宰杀处理人员共有6人,另有其家人3人食用过煮熟的死猪肉,有2人分别于9月17、18日发病,罹患率2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8KB,2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