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及相关指标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15年来全世界成人体重指数均值和超重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1]。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死亡及总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防制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各地超重与肥胖问题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含各地区间种族差异及衡量指标标准的差异。1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现况
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对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详细描述,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体重指数(BMI)25.0~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进行判别,通过对15 389名对象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某些地区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断上升,主要特点为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武阳丰[2]等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209 849人有效数据计算全国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用2000年人口进行标化.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成年人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结果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二者之和为23.2%。大、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的标化超重率分别为25.0%、21.6%、17.4%、15.1%、19.2%和12.8%,标化肥胖率分别为10.6%、7.2%、6.4%、4.3%、6.0%和2.7%。≥18岁组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和城乡之间有很大不同。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肥胖率将逐渐增加,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2成人体质测量指标研究进展
解决肥胖问题依赖于有效的防制措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