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7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进展(2)
致儿童漏服OPV的主要原因,由于流动性大,使不少儿童失去了及时免疫的机会,形成免疫空白。维持高水平OPV接种率,对于防止脊灰野病毒的传人及预防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至关重要。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实施强化免疫可减少或消除零剂次免疫儿童,提高群体免疫水平,阻断脊灰野病毒循环,从而达到消灭脊灰的目的。本市OPV免疫监测结果表明,人群中高阳性率与高接种率相符合。2月龄婴儿OPV免疫成功率及免前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较高的原因是:①母传抗体的影响;②由于连续几年进行强化免疫活动,外环境中脊灰疫苗株循环,健康人群中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保持高水平的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是维持无脊灰的关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认识到维持无脊灰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消灭脊灰的各项技术措施,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加强报病意识的培训,杜绝病例迟报、漏报现象的发生,确保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不断提高疫情的快速识别能力与处理能力,尤其要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工作加强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维持无脊灰状态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不断巩固维持无脊灰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同时,应加强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对高危病例及时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野病毒传人或发生的VDPV病例,保持无脊灰的成果。
4 参考文献
[1]帕提古丽,勾艾丽,刘全民,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06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评估[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3):274-275.
[2]迮文远.免疫规划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272-275.
[3]张发信,宗有莲.儿童免疫规划[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81-84.
[4]曹晓鸥,王丽娜,郑文毅。等.吉林省1998—1999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1999,5(增刊):190-191.
[5]李黎,温宁,夏伟,等.中国200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18-521.(杨建萍 胡家瑜 李秀珠 刘敏勇 陆 菁 李崇山 陶黎纳 沈 )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