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8149
直肠类癌患者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上海预防医学》 2010年第1期
     直肠类癌(Carcinoid of Rectum)是胃肠道类癌中较多见的一种,主要起源于直肠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sky细胞,其组织学结构象癌,虽生长缓慢,但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有转移复发的可能。以前直肠类癌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本院消化内镜中心于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对于直肠类癌直径1 cm以内、局限于黏膜下层者应用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cap,EMRC)切除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及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37~68岁,平均(54.6±5.5)岁。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因其他肠道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未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内镜下所见:类癌发生于距齿状线5~8 cm直肠段,表现为黏膜下结节状或息肉样隆起,直径0.4~0.8 cm,黏膜光滑,颜色略发黄,质硬,推之可移动。病理取材证实为类癌。

    1.2 方法

    行EMRC操作前先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再将注射针刺入病灶边缘的前方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或甘油果糖注射液5~20 mL,注入量以病灶完全隆起且位于隆起的顶端为佳。内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将病灶完全吸入透明帽,收紧圈套器并感觉有抵抗感,接通高频电发生器,将病灶切除。切除后将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本组8例行EMRC全部成功,术后病理报告为类癌,切缘均为阴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