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46318
帮宝宝告别胆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董林婕
第1页
帮宝宝告别胆小


    参见附件(985KB,1页)。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见,有的宝贝跟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很活跃,可见到外人就害羞;有的宝贝在家里话也不少,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就一句话也没有,由于心里的压力和惶恐,在特定的场合就一言不发。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帮助、引导,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胆小的程度因人而异,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由于个性或性格方面的原因,这类人往往性格比较内向,对外在的刺激比较敏感,在社交场合会感到紧张而手足无措;在气质上就是退缩型的,面对新事物新环境感到迟疑或顾虑重重,适应慢;有的是由于很少和外人接触而没有学习到适当的社会交往技巧;也有的是受过去失败、受挫折的不良经验影响,造成不自信,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还有的是因为童年期的教育不当,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经常批评孩子,造成孩子诚惶诚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担心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不好而产生害羞是胆小的症结所在。胆小心理是一种疏远力,人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就会使自己变得内向、压抑、消极被动,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因此,克服胆小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对于宝贝来说,胆小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宝贝克服胆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85KB,1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