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19127
菲菲入园60天

     前言:《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关注个别差异。”在《教育评价》中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根据以上的理论指导,我们整理了陈雨菲小朋友入园两个月以来的生活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对各自的教育行为和孩子表现进行分析和反思,在此过程中对《纲要》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关于菲菲

    霏霏是个三岁小女孩,白白净净的,她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十几岁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霏霏显得有些娇气,在入园登记表上父母没有写下各自的工作单位,在“幼儿爱好”栏内写下:爱好看书。

    二、菲菲入园60天的生活记录

    2005年9月5日 教室

    这是菲菲入园第一天,和我们的想象一样,家长抱着孩子,个别家长领着孩子来到幼儿园,哭声一片,所有的孩子都在经历着分离焦虑,只是表达方式不同,除了忘我的痛哭之外,有几个小男孩在源源不断的零食和各种各样的玩具面前显得格外高兴。菲菲的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比起一进教室就抓破大王老师腿的马美惠来说,她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大注意。经过N次主动和她交流都失败后,我们觉得也许哭是她发泄的方式,她总要经历这个过程。

    2005年9月27日 教室

    三个星期后,孩子们明显适应了许多,在个别还哭的幼儿中间,陈雨菲是其中较为代表的一个。这一天我们正在和孩子一起说儿歌《大森林》,陈雨菲突然张开嘴巴大哭起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6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儿童与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