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498307
操作法在数学排序活动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7年第8期
     操作法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几乎离不开操作法教学。

    例如在运用操作法进行排序活动前,我不作任何讲解,直接将若干材料发给幼儿,给幼儿充足的时间、空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排序。经过反复操作,绝大多数幼儿在自己探索中或者相互合作中都找到了排序规律。有极少数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此时再进行引导,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无论哪一种形状都是规律有序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积极思考、认真操作、获取知识、掌握规律。

    通过这次数学排序教学活动,我有三点体会:

    一、数学活动应本着让幼儿先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一一教师启发引导——寻找解决途径——形成规律,这样幼儿的操作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操作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操作的升华,作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只有在操作中探索知识,发现奥妙,形成创造意识,才能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幼儿在自己知道答案以前,自己通过探索去寻找答案,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

    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认真观察操作活动。针对幼儿的能力及个别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尽量自己独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不急于求成。, http://www.100md.com(蒋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