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95247
回归自然 动手实践 倡导开放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9年第1期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大自然中,在幼儿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他们会自觉地去观察、探索,连续地、持久地去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演绎自己的创造才能。农村的自然资源也是唾手可得、取之不尽的,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一、农村自然资源在生活活动中的运用

    在生活活动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更多的是将教育融入其中,它蕴含的教育资源并不亚于其它活动。在生活活动中,我们分设了自然角和科学探索角两个活动区域,在自然角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尝试,其中包括种植和饲养等。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每班都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在播种季节,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里师生一起动手撒下各种各样的种子,种上毛豆、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韭菜、大蒜等秧苗并经常组织幼儿去浇水、拔草、松土、施肥。为了使幼儿通过种植活动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我们还在种植方法上翻花样,如把同种植物分别种在水里、沙里、土里,让幼儿观察其不同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又如投放两盆植物苗,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柜子上,一盆则放在阴暗的卫生间旁,让幼儿观察两盆植物得不同长势,从而了解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还通过观察懂得种子发芽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别、花的叶子有很多的形状、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结果等许多自然科学常识,粗浅地了解种子、幼苗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了解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等等。收割季节时,让孩子亲手把这些成熟的水果、蔬菜收到幼儿园食堂,请食堂的叔叔阿姨做成可口的菜肴,幼儿共同品尝劳动果实,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 http://www.100md.com
    在饲养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开辟了精美的饲养园,小朋友们各自从自己家里带来鸡、鸭、兔、小蝌蚪、小乌龟、泥鳅、龙虾、小金鱼等,每天班级轮流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工负责,将各个小动物的家打扫干净后,拿来学校的剩饭与枯菜叶等来喂它们。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使幼儿更进一步接近动物,与动物建立起友好的感情与行为。也常常会给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小乌龟为什么会掉壳?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小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于是,他们问老师、问家长、问同伴、问自己,一次,为了知道鱼儿为什么会游,他们请来老师和他们一起做实验:把其中的两条鱼的胸鳍、背鳍和尾巴贴住,使它们不能动,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只见被贴住鳍和尾的鱼顿时在水中失去了平衡,只能摆动,不会游。而另外几条鱼却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孩子们明白了,原来鱼儿是靠鳍和尾巴来游动的。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激发了兴趣,懂得了道理。

    二、农村自然资源在班级环境中的运用

    我们根据农村特点,发挥自然优势,挖据农村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地面、空间等为幼儿创设一个特有的环境。我们的竹林长廊是用几十根竹子装点而成,显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在这里孩子们尽情地摆弄泥巴,挖洞、团圆、堆高、捏塑,获取造型经验和乐趣,用笋壳做小船,用鹅卵石做打击乐器,用用稻草编辫子、用扫把苗、竹子做成农家小屋……还用竹子编成竹帘,刷上了油漆,作为幼儿的作品栏。陈列台上都是孩子们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做成的杰作。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一直在竹林间回荡着……环保长廊更是倾注了全体师生的独具匠心,我们惊异于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幼儿园却成为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的重要素材,麦秆、报纸、蜡笔盒、可乐雪碧瓶、老根、干草、怪石、种子等等无一不是宝贝,在老师们的构思和孩子们的遐想中变化无穷。在我们的班级环境中也是充分地利用了芭蕉叶和棕榈、麦杆、稻草、竹子等农村资源。不仅用竹子扎成了篱笆、用稻草做了柳条、把芭蕉叶子修剪后做成了草地上的小树,用剪下的边角料做了小花的杆和叶子。特别是小鸡,采用芭蕉叶、麦杆、棕榈三种材料制成。
, http://www.100md.com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不断尝试,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式,他们体验成功和快乐,自信心不断增加。幼儿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利用在区角中,投放一些麦杆、石头、树叶、丝瓜筋、山芋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制作材料,尝试制作玩具。幼儿时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的心理需要,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见到材料都想动一动它。比如幼儿见了山芋,就想画画、刻刻,拿着丝瓜筋就琢磨能做什么等等。在开放的区角活动中,他们会积极地按个人兴趣自由、愉快地进行制作。孩子们的想象永远是最丰富的:南瓜灯、蔬菜印章、水果串、麦杆迷宫、蛋壳脸谱等作品充满了童趣。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我们农村,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子常年不断。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成了我们极好的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在美工区中,我们放上了贝壳、螺丝、树枝、花辦等,让幼儿装饰成了盆景;春天又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我们在美工区放上了竹枝、竹片等,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风筝,看着自己制作的风箏飞上了天,孩子们欢呼雀跃。
, http://www.100md.com
    夏天,田野里瓜果累累,长的长豆、圆的西瓜、扁的扁豆,紫的葡萄、绿的黄瓜、红的辣椒,真可谓形状各异、五彩缤纷,将这些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水果蔬菜放在美工区中,让幼儿装饰成各种人物、动物、小玩具等,既好玩,又可以装饰教室。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花生、玉米、赤豆、黄豆、稻子等自,然物相继成熟,我们将这些自然物运用到装饰画中去,通过拼贴、添画、串连等形式,将它们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首饰等。

    冬天,万物箫条,田野里到处是枯叶、草梗,不过,这也是我们进行美术创造的好材料,我们用捡来的枯叶、草梗粘贴成了鸟窝,用稻草编、扎成了小动物等。三九严寒小河里结了冰,我们还把冰放在美工区内,用麦管吹成各种造型。

    在运用这些自然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对它们的质地、形态、色彩等进行着自觉的研究,对这些自然物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艺术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 http://www.100md.com
    三、农村自然资源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运用

    农村幼儿园虽然受限于硬件条件的不足,但却拥有广阔的自然环境。老师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和加工,只需就地取材,就能让孩子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而且活动的形式更为孩子所接受,对孩子产生的锻炼效果甚至超过老师在幼儿园内精心准备和设计的体育活动。农家娃爱玩农家游戏,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广泛的游戏天地,我们每个班区域内几乎都有民间游戏或是乡村玩物。我们大力开发家长资源,发动小朋友与家长收集各类民间游戏、名称、材料、玩法、废旧物等,除了我们师幼共同制作的游戏材料外,让家长们亲自参与制作玩具,竹匠做竹制品:如竹梯、扁担、竹篮、簸箕,裁缝做布玩具:如蜻蜓、风葫芦、降落伞、毽子、飞镖等,年纪大一些的爷爷会做的大草鞋、草盖头、草球等都是我们的游戏材料,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

    我园还在绿化改建时特意在大草坪上建造了两个小山坡、利用山坡的弧度还在上面设置了一些障碍,专门让孩子进行军事体育游戏。我们还为孩子们创设了情景性的运动环境,那些被人遗弃的旧麻袋,在这里变成了敌人的碉堡、老师们利用废旧的牛奶盒制成了地雷等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由地活动着,跨跨、跳跳、爬上爬下,兴奋无比,大声喊着:“冲啊!”一口气跑过山坡、跨过跨栏、攀过沙包。自由得像个骁勇善战的小战士,表现得既大胆又勇敢,营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可见,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及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设计出独特而健康的体育活动。

    总之,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深入开展自制玩具活动,不仅为农村幼儿园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而且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将自然和自制玩具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竟进发出绚丽的火花,使幼儿时刻刻感受到轻松、愉快和新奇。通过这样一系列亲近自然的制作活动还能使幼儿产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真是一种“美”的教育活动,而幼儿园也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百拇医药(沈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