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1877726
关于作品结局设计影响幼儿情感体验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9年第11期
     一、问题的提出

    大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教育感染力,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幼儿从儿童文学作品中获得某种认识之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即由认识而动情,再由动情而移性。根据儿童的特殊心理,我们一般选取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如:正义战胜邪恶、智慧带来成功、善良赢得幸福之类的题材激起儿童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帮助儿童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从一些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来看,的确是以“大团圆”结尾居多:“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坏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他们高兴地笑了。”……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结尾,就连悲剧性的童话也在最后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快乐王子》的结尾加上了上帝把王子的心和死燕子拿到了天堂中的情节:《海的女儿》的结尾讲到化成泡沫的小人鱼终会获得一个永恒的灵魂等等。

    尽管儿童文学的结局大都以完美结局告终,但也并不排斥反映生活中悲剧的一面,因为生活中总是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方面,悲剧是难免的,即使儿童生活也不例外。

    问题到了这里,我们要思考的关键是:究竟该不该让孩子们从文学作品中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不光有美的存在,还有美的毁灭:不光有阳光普照,还有凄风苦雨?在作品活动结局设计过程中,是不是都应以圆满结束,使儿童获得温馨、舒适、安全、情爱的情绪感受,还是可以悲剧结尾,让幼儿获得伤心、难受、气愤、同情的情绪感受呢?

    我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