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65546
安全防护演习带来的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10年第10期
     从2009年6月开始,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教育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知识与能力存在脱节的现象,为此我们通过案例教育,对幼儿园“如何提高幼儿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行统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案例一:不跟陌生人走!

    在幼儿园里,作为老师该如何教导和看护好孩子,如在没有成人看管时,面对陌生人,尤其是小班的小朋友们警惕意识如何?会不会因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被冒领、绑架、拐骗?如何教导孩子们抵抗诱惑?如何教导我们的孩子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成了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近日,一场精心策划的“诱拐演习”在我园小班部上演了!

    情景一:薛老师在户外带孩子游戏,突然接到一电话,说有急事离开,让孩子在原地等一会儿,这时陌生人出现了!(“陌生人”准备了弹性球、糖果、漂亮的饰物等小道具。)面对“陌生人”主动和他们打交道,小朋友们一开始对陌生人显得比较排斥,他们不说话也不理睬,但当”陌生人”把相机和包装漂亮的糖果拿出来时,还是吸引了10多个小朋友的注意一一有的小朋友上前摸摸相机,还有的一直盯着”陌生人”手中的糖果。陌生人在他们身边逗留了一段时间、小朋友便对“陌生人”的防备慢慢减弱了。这时,源源还主动向“陌生人”大曝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隐私,如哪位小朋友吃饭比较慢,她和哪位小朋友是好朋友,甚至告诉“陌生人”她的家庭住址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