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蜜事件反观蜂蜜行业的缺失
利益诱惑假蜜猖獗
假蜂蜜低成本、高利润,在利益诱惑下,蜂蜜造假势头发展迅猛,有些地区蜂蜜造假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造假技术广泛推广。制造假蜂蜜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利用酸解的作用将白糖的双糖分子分解成单糖,来假冒蜂蜜;其二是用饴糖、糖浆等来冒充蜂蜜;其三是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的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造假者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市场上10个服用蜂蜜的消费者,其中有6个吃的是假蜜。
市场上除假蜂蜜外,还有一种是以次等蜂蜜冒充好蜂蜜的现象。蜂蜜按其品质优劣可分几个级别,优质稀有蜂蜜每吨价格在万元以上,而次等杂花蜂蜜每吨仅在3000元左右,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次等杂花蜂蜜冒充优质蜜;还有一些特种蜜如芦荟蜜、银杏蜜等其实是用低级蜂蜜勾兑香精、色素冒充的,有的蜂蜜看似很黏稠,其实是在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来冒充好蜂蜜。
当心低价假蜂蜜
近期,某工商分局接连受理了几起假蜂蜜投诉。周老汉由于长期受便秘困扰,在赶集时,看到有人在路边卖“纯正蜂蜜”,听说蜂蜜可以治疗便秘,想都没想花10块钱买了一瓶。喝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蜂蜜却越来越稀,瓶子底部出现深黄色沉淀物,口感也不如刚开始那么好。原来,周老汉买的蜂蜜是用糖浆、香精、食用胶等勾兑而成的。但由于是从流动商贩处购得,周老汉维权无门。
夏季将至,各类蜂蜜产品粉墨登场,然而,表面的热闹难掩愈演愈烈的蜂蜜行业质量与诚信危机,假蜜泛滥,蜂农受挫,消费者遭殃。
目前,福州地区养蜂群数骤减,蜂蜜价格也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几乎与白糖价格不相上下,许多蜂农无奈之下弃蜂而去;而深受假蜜之苦的消费者,面对“甜蜜”的诱惑与陷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