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677166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研发与生产技术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07年第11期
     发展虽快实力仍弱——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处于成长初期

    2005年和2006年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有生物制药企业400余家,近两年生物技术药物的年销售收入在240多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包括一部分体外诊断试剂盒的销售额)。综观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生物制药起步不晚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着手研制白介素-2(IL-2),干扰素-α(I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鄄PO),生长激素(GH)等生物技术药物。这几种生物制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获准上市,稍微落后于美国,几乎与欧洲同步。

    原核制药水平不低

    我国在用大肠杆菌等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生物技术药物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从基因重组技术,大规模发酵技术到规模化蛋白质制备技术,以及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和药物评价等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事实上,美国等国家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生产的主要生物技术药物,如IL-2、INF-α、G-CSF,GH,重组胰岛素等,在我国都已大规模生产和用于临床治疗,有些用大肠杆菌表达的产品,如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重组链激酶(rSK),重组血管内皮抑素等,都是在美国仍未获准上市而在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产品。

    某些领域有所突破

    我国在基因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