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26790
抗生素:人类健康的双刃剑(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08年第5期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其耐药性最快可在1小时内转移给敏感细菌。“抗生素抗药性”的遗传学机制包括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获得耐药细菌所携带的耐药基因。

    细菌的基因结构改变后会导致一系列生化改变,如细菌可产生具有灭活或降解抗生素作用的酶;细菌具有“外排泵”功能,可将进入细胞中的抗生素不停泵出细胞外,使细胞中抗生素浓度很难达到杀菌水平;细菌与抗生素结合的受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抗生素与细菌的结合力降低,影响其效用。

    抗生素不是万灵药

    如今口服的抗生素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也高低错落,颇能适应从高到低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喜好。同时,口服抗生素不用打针挂点滴,对小朋友还有各种水果口味可供选择,家长也乐得不再为如何哄小家伙吃药而发愁,的确又方便又好用。

    抗生素真是如此简单有效吗?

    抗生素过度滥用的危害,不仅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导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