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开放30年(10)
栓塞。而陈晓兰在与院方的斗争中,不仅差点遭遇打手暗算,还被污为“精神有问题”。
陈晓兰从此踏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从1997年7月到2006年7月,陈晓兰自费进京近40次,每次都是向国务院、卫生部、医药管理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反映情况。近十年来,陈晓兰最苦、最难,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02年。当时上海市卫生局有人曾建议市委、市政府对陈晓兰“予以训诫”。市药监局某些官员则污蔑“陈晓兰里通外国,找外国记者反映情况……”还有一位官员呼吁,对陈晓兰要进行“政治定性”。
为了打掉那些有着正式注册号的骗人医疗器械,陈晓兰先后打了八次官司,次次都是输。每次医疗器械被叫停了,官司却打不赢,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医疗器械既无立法,也没有“假冒伪劣”之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头翻到尾,未见“假冒伪劣”一词,判断一种医疗器械合法不合法,依据就是产品有没有“注册号”,而市面上许多大行其道的黑心器械,不管它那注册号是怎么来的,往往还都是注册号齐全的“明路货”。
陈晓兰对社会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但一些同行却视其为“另类”。1997年她因不断举报问题而被中断了医院收入,难以在原单位正常工作;她的年终评价被写上“不服从组织的统一决定,反对把光量子说成激光”;她的人身安全甚至也受到威胁。她自己之所以坚持了这么多年打假,正是出于医生的责任感。“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成了陈晓兰标志性的言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7 字符。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淇℃伅闇€瑕� 2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健康大视野》编辑部联系。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