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查(2)
占80%,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而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的医生占到了83%。
“印象中,我几乎没在中午1点前离开过诊室。很多病人千里迢迢赶过来看病,更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挂专家号,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我们看病怎忍心草草了事?”这位专家说。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在,“看病”只是他很小的一部分工作,更多的时间还要做科研、出外讲学。“北京医疗水平的确比地方高很多,传播和交流学术很必要。否则地方上的医疗水平上不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于是,不少专家周末坐飞机全国转,而周一照样要打起精神上班。
医生难有休假
如此大的工作强度,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医生难有个人生活,双休日、黄金周等休息时间也多半“铺”在了工作上。调查显示,近一半人“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足两小时,超过4小时的仅7%,近90%的人“每个月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少于2天。同时,仅3%的医生能休够“双休日”;不足1%的人休满过7天的“黄金周”,60%的人甚至休息不到3天;超过50%的人从未享受过年假。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院医师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春节没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了。 “每年春节就算不用在病房值班,初四也得参加科里的大查房,况且过年值班这种事我们年轻人肯定得冲在前面。哪有时间回家呢?我知道老人想过个团圆年,但实在没办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4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